這一位攤主很有意思,他現在不讓陳文哲繼續看手中的那件碎瓷片,反而開啟了箱子。

又是一隻編織袋被提溜了出來,不用說,裡面也是裝著半袋子碎瓷片。

陳文哲都要開始生出抬頭紋了,因為他實在是不看好,這些攤主的所謂壓箱底。

不過,想要看人家手中的魚餌,就要有耐心。

等編織袋放在了他面前,他也沒有客氣,直接開啟了編織袋,看向裡面的所謂壓箱底。

這一看,陳文哲還就真看中了一部分瓷片。

他抬頭看了一眼攤主,發現攤主正笑眯眯的看著他,並且一臉得意。

陳文哲知道,這一次遇到行家了。

小心的把編織袋放在地上,俯身把裡面的一件像是耳朵一樣的瓷器,拿了出來。

剛剛拿到手,陳文哲就感受到了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這東西對。

不過,是不是汝窯,還需要好好看看。

再一次看了一眼那位攤主,特別是他手中的那一塊碎底。

這兩者應該是出自同一件器物之上的,因為其釉色完全一樣。

這說明,攤主得到的不是一塊碎片,而是一件碎了的瓷器?

如同小型號的門把手一樣的耳朵,這應該是出自一件象耳瓶的身上。

仔細看,製作工藝絕對不凡。

此時,陳文哲的心中已經充滿了欣喜。

他沒想到,還能在這裡,真的發現一件汝窯器。

就算是殘器,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沒有第一時間上手段,而是認真的看著。

這幾乎是陳文哲的習慣了,他畢竟也要恰飯,最起碼得弄點成就值吧?

他的鑑定術,也是可以升級的。

天青色,香灰胎瑪瑙釉,典型汝窯的特點。

不過,只是這麼一隻耳朵,顯然不能滿足陳文哲的胃口。

他立即蹲下身,把編織袋小心的開啟,接著把裡面的瓷片,一一取出。

這位攤主顯然是做足了功夫的,裡面確實有著一件可以拼湊起來的殘器。

只不過,陳文哲也不是沒發現問題,它缺底。

看著慢慢拼湊起來的小爐子,這是一隻象耳爐。

不是瓶子,而是一件象耳爐,可惜爐子底部只有小小的一塊,就是先前攤主拿出來的那塊。

“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梨皮蟹爪芝麻花”。

其上所有溢美之詞,都不足以描述這件器物之美。

只見它胎質細膩,工藝考究,只是一看,陳文哲就知道,它肯定用到了寶燒,而且是以名貴瑪瑙入釉,所以色澤獨特,隨光變幻。

其釉色,如雨過天晴,溫潤古樸,其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美玉。

器表呈蟬翼紋般細小開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陽光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在胎與釉結合處微現紅暈,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汝窯瓷器在歷史上,一直是倍受重視的珍品,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種瓷器是真的漂亮。

從這件殘器來看,胎體較薄,胎質細膩。

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藝一絲不苟,燒製也十分考究,器物底部的支燒痕跡,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滿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