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不停的驚歎(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文哲抬頭看了一眼老頭,不地道啊!
說話凌磨兩可,他要注意了。
這種不說死的話術,自然是留有餘地,這樣,他也需要留有餘地。
沒有理會老頭手裡的那件胭脂水的高足杯,陳文哲直接拿過來那件胭脂紅。
他可不管客戶是怎麼想的,他只看對的。
你別說,今天還真遇到了好東西,他手中的這一件,一拿到手中,他就感覺很對。
在細看髮色,雖然是暗紅色,但是,這才是真正的胭脂紅。
至於另外一隻,那種比較鮮豔的淡紅色,行內人稱為胭脂水。
其實東西沒有什麼可看的,看胭脂紅的髮色,看胭脂紅的配料,再就是看落款。
至於器型,拿在手中,不用看,只是用摸的,陳文哲就知道對不對,畢竟這是他的專業。
雍正款胭脂紅釉高足杯,敞口,深弧腹,圈足。
足內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紅釉,釉面光素無紋。
圈足內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藍料款。
這隻杯子線條優美流暢,胭脂紅釉厚潤勻淨,氣質不凡,肯定是雍正朝瓷器精品。
原來陳文哲還不知道,胭脂紅的器型之所以那麼貴,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其內摻了黃金,所以胭脂紅也被稱為金紅。
當然,這些知識,都是因為他買下來的那一件雍正胭脂紅地的琺琅彩瓷,才能知道。
現在他知道,胭脂紅釉因其色,極類閨秀所用的胭脂,才會起了這麼一個名字。
這種紅釉創燒於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及以後各朝均有燒造。
施釉方法是在潔白的薄胎壁上,採用吹釉的方法,施一層勻淨的胭脂紅釉。
由於工藝難度極高,故而十分名貴,傳世所見以雍正朝質量最高。
按呈色深、淺可分為胭脂紫、胭脂紅、胭脂水。
其實,這種紅釉,不是國內發明的,而是從國外引進的,具體好像是1650年,一名荷蘭人叫卡西亞的人發明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紀事》中記載,當時歲例貢御的57種釉、彩瓷器中即有“西洋紅色器皿”。
相較於我國傳統低溫釉上紅彩的礬紅釉,胭脂紅色彩偏粉,更顯嬌豔,釉質更顯潤亮。
要不是他收到了一隻,瞭解過一些胭脂紅的專業知識,他還真不知道這些知識點。
就是因為很清楚這種瓷器是怎麼燒製的,所以,剛拿在手中,陳文哲就確定了,這東西對。
果然,他心中剛剛這麼想,系統的反饋就來了。
成就值加一,這是肯定了他的想法。
今天總算是有收穫了,只是這一件,價格就超過百萬。
“小夥子,這一件不看了嗎?我需要的錢可不少。”
到了這個時候,老人已經有點著急。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位鑑定師有真本事,要不然不會只抱一抱,就知道那塊金磚是純金。
就在剛才的一會兒工夫,葉乘風和趙菲已經利用各種方法,測試了那塊金磚的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