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神韻獨到(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麼一看,他就被驚到了,沒想到陳文哲的雕刻技術,是真厲害。
“平面雕刻,和立體雕刻還是不同的。”
只是稍微試驗,陳文哲就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了。
但是,玉鼎的雕刻也用不到立體雕刻,因為玉鼎的器型已經被雕刻出來了。
再說,他雕刻泥胎,也全是進行立體雕刻,他要真從頭再來雕刻一尊玉鼎,也不是什麼難事。
試驗兩次,也不過是找找感覺,試一試手中刻刀的鋒芒。
感覺沒有什麼難度,陳文哲來到李金鯉這邊,他已經把茶臺之上,弄得一片狼藉。
沒辦法,打磨玉料,只能是一邊用小水管噴水,一邊打磨,要不然會弄得滿屋子的灰塵。
再次找出來一件小型磨具,陳文哲幫著李金鯉,兩個人一塊處理起玉鼎上的紋飾。
這件玉鼎,也許是為了儘量保留玉料,不造成浪費,所以原來的玉鼎還是比較厚重的,現在就算打磨去掉一層,對於這件玉鼎,也沒有多少影響。
兩個人幹活,加上玉鼎本身不太堅硬,速度還是很快的。
磨平之後,陳文哲也沒有設計出圖,他就在這件玉鼎之上,不停的刻花夔龍紋。
其實,在看到這件玉鼎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這件玉鼎仿製的是哪一件作品。
那是一件乾隆時期雕刻的羊脂白玉夔龍紋玉鼎,只不過現在這件寶貝,收藏在漂亮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那是一件羊脂玉製作的玉鼎,這種等級的玉料,就算是在乾隆時期,也很少見,所以十分珍貴。
那一件羊脂玉鼎,也沒有太過複雜的雕工,主要是乾隆皇帝珍惜那塊羊脂玉,不願意製作成玲瓏鼎,也就是沒有用什麼工藝繁複的鏤空雕刻工藝,來凸顯羊脂玉的通透。
而是選擇了質樸、厚重、大氣的西周青銅器的樣子,製作出來了一件只有繁複的花紋,也凸顯著皇室造辦處獨一無二的製作水平的頂級之作。
一個下午,陳文哲什麼也沒做,就待在店裡,不停地雕刻。
等完工之後,打磨拋光了一下,這件玉鼎已經變成了一件十分漂亮的白玉夔龍紋三足圓鼎。
它看著就是以整塊白玉雕琢而成,並且玉質細膩,這就是阿料仿和田玉的原因。
器型和紋飾仿商周青銅器,雙沖天耳,方唇折沿,直壁深腹,圓底三足,霸氣舒展,古樸華美。
上部鼎身夔龍造型,龍首微昂,張口露齒,龍鬚側展,飛揚飄逸,龍身舒張,鱗爪分明。
四周有浮雕夔龍紋飾,大眼闊口,氣勢威武。
鼎身下承獸首吞柱式三足,足上有弦紋,凸顯其沉穩優雅。
整器看著用料奢華,雕琢細緻,綜合運用減地浮雕、高浮雕、陰線刻等多種技法。
以玉質仿古彝器,光潔瑩潤,色調明快,獨具特色,較之青銅器更顯得豪華富麗。
可惜,這塊料子不是真正的和田白玉,只是虛有其表的阿富汗玉。
不過,就算是阿富汗玉又怎麼樣?現在看著很漂亮啊!
特別是加上了陳文哲的雕工,就讓這尊玉鼎,神韻獨到,看著就很大氣。
要知道,能夠雕刻成現在的樣子,可不簡單。
以白玉仿古青銅器時,對於雕琢工藝、結構設計的要求相當之高,否則不但無法複製青銅器的大氣嚴謹,反而會使玉器本身顯得厚重無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