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尋龍點穴,必須先了解來龍去脈,才能判斷因果吉凶。

凶地自然不會有人關心,但是吉穴卻是歷代以來,所有人的追求。

經過了幾千年的探索,還能利用的吉穴,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找。

要不然,孫殿英也不會意外發現一座吉穴之後,就咬著不放,最後還掩藏了他一生所得。

現在看長江祖龍脈,根本無解。

這條水龍脈的佈局結構和分級,類似一棵大樹有根龍、幹龍、支龍、葉龍。

一般龍脈靈氣聚集之地(開花結果)被認為是風水寶地(龍穴)。

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

因為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

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以龍稱呼。

平地也有龍脈,其標誌是微地形和水流。

對龍脈好壞的看法,是審定山脈的長遠,辨別山脈的大小興衰如何。

山脈來得綿遠者,發富亦綿遠,山脈來得短促者,發富亦短促。

總之,風水龍脈大致反映了我國的山脈走向。

如果這麼說很抽象,還是弄不清楚,那麼就看看沿長江兩岸的鐘靈毓秀之地。

那些地方,都是龍脈靈氣聚集之地,這種地方,肯定有山有水,而且還都是善地,不是死地。

生地、善地、吉地,自然會被人利用。

至於窮山惡水,誰會喜歡?

那種地方,不管是誰,一看就知道。

山脈綿遠者,肯定是山清水秀,容易開發,聚集在那裡的人自然發富亦綿遠。

山脈來得短促者,肯定是山勢陡峭,不說窮山惡水,也不能讓人生存,這樣的地方,發富肯定短促。

這一次過來,是看水,也是看山。

看山勢,有的一目瞭然,有的雲裡霧裡。

但是,其中有一個特點,看著舒服,山清水秀的地方,就肯定是好地方。

看著比較危險的地方,比如激流、漩渦、懸崖、峭壁等等,這種地方,不用想都知道危險。

可這樣到地方,還用等他們去檢視?

好地方,早就被人佔了,再說,死人能搶的過活人?

所以,就算佔著時間先機,早一步埋在了吉地的古人們,最終,也是被人挖出來的下場。

這一點在長安、陽洛那邊,表現得格外明顯。

當然,北邊的神都之中,也經常挖出來一些前人的陵墓。

避開城市,避開旅遊景點,從大海市一直到南都市,能夠選擇的上佳之地,也沒有幾處。

一路之上,耗費了半個月,終於走到了南都。

這時,他們就必須返航了。

而在返航的過程當中,在褚怡雯的強烈要求之下,他們也選取了兩處地方,上岸考察了一下,可惜,什麼也沒發現。

等遊輪再一次來到了江尾海頭的鵝鼻嘴公園附近,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雖然是免費旅遊,但是一去半個月,兩週的時間,還真是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