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尋寶之前,陳文哲就瞭解過當年的情況。

所以他很清楚,乾隆和慈禧兩座古墓當中,到底有多少珍寶。

從目前史料和當年目擊者的陳述之中瞭解,乾隆墓中有大量的古玩字畫及寶石、象牙、珊瑚雕刻的文具。

金、銅質的佛像,更是數量驚人。

但孫殿英這些無知之徒,以為字畫等不值錢,只運走一小部分,其中有一部唐懿宗鹹通三年的《金剛經抄本》。

據說,墓葬裡還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唐寅的山水花鳥圖、有張旭的肚痛帖;

還有干將莫邪、魏武青虹等寶貝,可惜,大多被毀或是下落不明。

其實,在看到古墓之中出現那麼多黃金之後,陳文哲就大體猜到,那些下落不明的東西,都去哪了。

很大程度上來說,孫殿英部盜取的絕大多數東陵寶物,肯定是被他賣掉了。

而接手的主要有兩類人:其一是國內的文物古玩商人,其二是透過間接渠道流向國外的古董收藏家。

至於變賣寶物換來的錢款,除了發放軍餉外,很大一部分換做了黃金,後來被用於換取外匯以購買軍火,最終仍流向了海外。

靠著這筆錢,孫殿英在之後的內戰中,仍不斷擴大勢力,繼續為非作歹。

也許就是因為有錢,最終,不但東陵盜寶案不了了之,就連慈禧太后及乾隆皇帝的陪葬珍寶,也像人間蒸發了一樣無聲無息,杳無音訊。

目前,彎彎那邊的故宮博物院中,倒是珍藏了一棵翡翠白菜,或許它就是慈禧太后陪葬寶物中的一件。

一邊走,一邊探索,在這條通道之中,陳文哲居然發現了一些人工開鑿的痕跡,這說明當年這裡有人修整過這條通道。

這還真是讓人意外,在清末的時候,居然有人就能夠在水下作業?

他原來只聽說過人工水肺,不知道當年有沒有氧氣瓶。

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當年真有人想要從這裡,把孫殿英的那批藏寶轉移走,就是不知道成功了沒有。

發現了人工的痕跡,陳文哲就放心了,他也加快了速度。

接下來的一路十分順利,他們兩個沒用幾分鐘,就出了地下通道。

不過,出了通道之後,陳文哲立即感覺到了一股巨大的吸力。

幸虧他揹著一個大揹包的黃金,要不然,這一下就有可能被吸走了。

拉住了站不穩的鄭宇,陳文哲才繼續觀察周圍的情況。

周圍佈滿了坑洞,有向外噴射激流的,也有強力吸收外部水源的。

不管是哪一種,在這裡都會形成漩渦。

陳文哲拉著鄭宇,小心的避過一處漩渦,可前面大大小小的全是坑洞。

兩個人躲躲藏藏,小心的避過一處處漩渦。

當又一次擺脫了一處大型漩渦之時,陳文哲突然感覺心臟猛然一跳。

他的視線,不由自主的落入了一處礁石當中。

礁石內部被腐蝕出來了一個大洞,洞內吸力強勁,形成了一處大型漩渦。

可就在礁石的根部,一處角落裡,陳文哲的手電,好像照射到了一件東西。

影影約約之間,陳文哲看到那好像是一顆珠子!

本能的,陳文哲快速靠了過去。

他伸手一撈,就把那顆珠子抓在了手中。

珠子一入手,陳文哲就感覺到了不同。

原來拿到珠子,感覺硬硬的,而這一次,發現是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