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戰國水晶壁(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他那得意的樣子,很顯然,這件東西不簡單。
這時,陳文哲也有了興趣。
這種東西一般都是用玉石來雕刻的,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看到一塊水晶璧。
水晶製品並不稀奇,可十幾厘米直徑的水晶玉璧,而且看樣子還是手工打磨出來的,那就很不簡單了。
這麼大塊的水晶,還用手工打磨出來,不用機器,那得耗費多少工時?
這樣的作品,也只有古代才有可能出現,反正現代人是不可能浪費那麼多時間,來製作這麼一件作品的。
如果真是一件古代作品,那就是純粹的古董,而且起價值肯定很高。
這一件一看就是玉璧,而玉璧主要有四種用途,一為祭器,二為禮器,三為配飾,四作琺碼用的衡。
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
如果這塊水晶璧是真品,或者確定是古代作品,那麼它就肯定是戰國至兩漢時期的東西。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完全是因為做工!
在燈光的照射下,透明水晶泛著淡粉色。
近距離觀察這個水晶,它並不是純白色的,而是略帶一點淡琥珀色。
外表沒有什麼紋路,表面看得出是經過拋光處理的,底部和中部可以看到一些海綿體狀的自然結晶。
這肯定是由天然水晶製成,而用水晶打磨這麼一塊水晶壁,可不容易。
不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技術的積累,到達戰國至兩漢時期,已經十分高明。
作為世界主要水晶產地的華夏,使用水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的神都猿人。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製品出土。
到了戰國時期,玉器的生產進入鼎盛階段。
隨著玉器工藝和加工工具的不斷進步,玉器碾琢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所以,水晶製品的製作工藝水平,是可能達到這個高度的。
其實這件水晶壁還不太典型,最典型的應該是戰國水晶杯。
剛開始發現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那就是現代盜墓賊遺留在墓葬中的普通玻璃杯。
可進行科學鑑定之後,卻發現,那是兩千五百年前古人制作的水晶杯。
而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其實不止是華夏有,西方也有。
事實上,東西方的融合,肯定是從樂趣和品位開始的,這種性質的作品,並不是空穴來風,忽然出現,而是有歷史傳承的。
華夏使用水晶的歷史非常悠久,類似的水晶杯這樣的水晶製品,其實在兩河文化是有一些挖掘報告的。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墓葬中,曾多次伴有水晶製品出土。
商周以後,水晶製品的製作更加精細生動,春秋時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出土。
這些器物採用圓雕的加工手法,技術上較之僅為鑽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藝難度更高。
大約在唐代左右的草原絲綢之路上,也出現過一些類似形制的琉璃杯。
只不過在這水晶杯發現之前,國內從未出現過,純度如此之高的大塊水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