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震驚的就是張昌民和李金秋,他們知道,如果下面這三分之二稍微做舊一下,他們還能看出上下兩部分的區別嘛?

想到陳文哲做舊轉心瓶的那份手藝,他們還真沒有這個自信。

新老瓷器銜接在一起,沒有做舊,熱接之後形成的對比,實在是太顯眼了。

這種熱接工藝,不要說他,恐怕景鎮那邊的大師,也不敢說超出這個水平吧?

看到這裡,張昌民也不打算說什麼了。

清代青花,還上了彩,龍泉窯一般可就施一層釉,做工比這件雲龍紋螭耳瓶還要簡單。

既然能夠修復參差不齊的螭耳瓶,那修復一些工藝簡單的龍泉窯,肯定沒有問題。

看到了這種完美的修復工藝,其他人想來也不會跟陶藝勻爭了。

“沒話說了吧?我們可是憑手藝吃飯,張館長,你說,你們這批龍泉窯,打算交給誰處理?”

“你學生!”張昌民毫不猶豫的開口道。

“這就對了!”

看著洋洋得意的陶教授,其他人不樂意了。

“你這是老不要臉啊!”

“恬不知恥,你學生的本事,你能比得上嗎?”

“對,靠學生,還要臉嗎?”

“你們說什麼屁話呢?我學生的手藝,不是我教的?只不過是原來沒用,也就沒有顯露一下,你們還真以為,我不會修復和做舊?”

所有人全都鄙視的看著陶教授,看的他面不紅心不跳。

以後要用到了修復和做舊,他就讓學生出手,誰能耐他何?

就是這麼掉,誰讓他老陶,運氣好呢!

“張館長,這件瓷器我們買下來吧!”

就在陶藝勻跟其他幾位教授互懟的時候,李金秋拉了拉張昌民,輕聲道。

“瓷器?這件螭耳瓶?”張昌民一愣,接著看向那隻青花雲龍紋螭耳瓶。

“對,故宮博物館中就有這麼一件,清嘉慶早期的東西,精品!”

“不太好吧?人家有一隻完整器,我們就這麼一件殘器,展示出來,低人一等啊!”

“低什麼?我們就這麼展出,看看這修復效果,怎麼就低人一等了。”

張昌民一想,也對啊,這也是他們大海市博物館的實力。

“老陶,不要跟他們廢話了,以後有他們求到你門前的時候,我跟你說,你帶來的這三件作品,我們博物館都收藏了。”

“老張,你喝多了吧?”其他人一臉震驚的看著張昌民。

一個學生的作品,現在就進入博物館,這好嗎?

“是不是感覺很震驚?就說那把茶壺,這份手藝你們服不服吧?”

此時李金秋介面道:“那應該是近代制壺大師王寅春的絕活,剛剛燒製出來的茶壺,就有一層寶光,這種特點十分明顯,我也是剛剛想到。”

“居然是傳承自王寅春大師?這倒是十分值得收藏,老陶,讓你的學生多做幾把,如果你們學院沒有朱泥紫砂,我讓人送過去。”

“我也要。”

“還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