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之前燒製金磚的時候,就弄了不少熱感測器放入了磚窯之內,那是為了觀察磚窯之內各處的溫度。

只不過在那個時候,他沒法控制磚窯內的溫度。

而現在則不同了,煤氣窯爐,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甚至可以控制火焰的烘烤方位。

這樣一來,可控的溫度,讓陳文哲想要讓瓷器的哪部分升高溫度,哪一部分的溫度就會急劇升高。

能夠控制窯內溫度,就不用害怕新老瓷,因為收縮性的不同,從而造成燒裂,甚至是燒斷。

當然,說著簡單,真正燒製起來,卻需要入微級的控制。

任何一部分的溫度變化,都有可能給瓷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所以,剛開始的階段,是最關鍵的時刻。

等到新瓷定型,不在大比例的收縮,那個時候,就可以設定個固定的溫度,慢慢燒製了。

陳文哲透過安裝在窯爐之內,各個位置的熱感測器,來判定瓷器受熱的情況。

需要降溫的地方,就控制火焰的大小,不停的調控,讓窯爐之內的溫度,產生差異。

新瓷部分和舊瓷部分,絕對不能在同一個溫度之下燒製。

就這樣,陳文哲隨時調整窯內溫度,一直忙活到十二點。

而就算這樣,陳星辰也一直在旁邊陪著。

他也不說話,就那麼看著陳文哲,看著他過一會兒就調整一次溫度。

而且窯爐內部各個位置的溫度,還不同。

他真心不清楚,陳文哲怎麼會認為,哪邊的溫度需要降低?哪邊又需要升高?

雖然看不明白,但是看的他卻是熱血沸騰。

實在是陳文哲表現的太專業了,只是看他那自信的樣子就知道,肯定不是亂幾把瞎搞。

“七點點火,現在十二點了,燒製了五個小時,大部分水分應該蒸發了,這個時候,加熱的時間可以稍微長點了,師兄,你不去睡覺?”

“不在快速調整窯內溫度了?”

“不用那麼麻煩了。”

“算了,我也看不懂,就去睡覺了。”

陳星辰也沒有離開,而是在大樓內直接睡下。

這個時間,宿舍樓肯定鎖門了。

陳文哲此時也可以眯一會,只要設定好鬧鐘,電腦上再設定好報警系統,就可以睡下。

他就這麼間隔一個小時,調整一次溫度,一直到天亮。

燒製了十個小時,成功就成功了,失敗也就失敗了。

到了此時,陳文哲設定好溫度,保持恆溫燒製,就離開了陶研中心大樓。

此時宿舍門已經開啟,他回去還能睡幾個小時。

九點鐘,陳文哲坐著計程車,準時出現在老城隍廟華樓之下。

這個時間點,這裡的很多店家還沒有開門,不過,也開始上人了。

來到了張一傑家的門店,發現他家已經開門。

他家是做雜項生意的,也可以說什麼賺錢,就做什麼。

至於到底做什麼生意,要看張一傑他爸收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