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與其賤賣不如不賣(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文哲沉默了下來,他是不是要給水平壺蓋上一個印章?
只要做上“寅春”兩個字,稍微做舊一下,最少也能夠賣個三五萬。
此時他倒是理解陳星辰的做法了,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製作高仿?
“真看不上這三百塊?你看看,這麼一會兒,我就幫你賣出去了一百多把,這是多少錢?”
“只不過是三萬塊錢罷了,我是沒見過錢怎麼的?一百把壺,你知道我要耗費多少心血?”
“你這兩個多小時,就製作了十二把,也沒費多少功夫啊!”
“呵呵,這泥巴是你給我做的?沒有好的泥,能做出好的壺?做夢呢!不賣!”
反正有高仿兜底,陳文哲自然不會賤賣了自己的手藝,這樣做,不止是對不起他,也對不起王寅春大師。
傳承自王寅春大師的水平壺,跟他也只相差了個名字,他這絕對是大師級手藝,怎麼可能賤賣?
他可不是憑空要價,坐地起價。
因為他知道,近年來,近代製作的茶壺,不管是紫砂壺,還是朱泥小壺,價格都在飛漲。
近年來紫砂壺民間收藏升溫很快,由於部分民間資本的強勢介入,以及市場炒作,名家作品價格漲幅巨大。
顧景舟的作品,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他是1996年去世的現代制壺名家,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他製作的石瓢壺,一把壺的價格才380元左右。
之後九十年代漲到30萬元,到2009年達到300萬元,再到2010年竟然拍出1232萬元的天價。
而與顧景舟同級別的砂壺大師,蔣蓉等的普通作品,價位一般也在數十萬元。
陳文哲的作品,只有水平壺可以跟這些大師相比,當然,也肯定要差一些,畢竟他是作弊得到的大師級技能。
但是,跟大師的普通作品,應該可以相比了吧?
那價位也得達到數十萬,就算這個價格不敢奢望,賣個三五萬,應該是很穩的。
可惜,他沒有名氣,就算三五千也賣不了,除非是識貨的人才能出高價。
很顯然,網上的網友不可能識貨。
當然,也不能說的這麼絕對,但是識貨的機率不大。
所以,陳文哲也沒打算自取其辱,與其賤賣,還不如不賣!
“看看,我這些兄弟還真夠意思,剛才你不是說了?你做的壺與眾不同,那麼我們就看成品說話,如果東西真好,他們同意加價!”
“今天裝匣入窯燒製,明天這個時候可以開窯,到時候看看吧,不過我先說好,價格低了,絕對不賣!”
既然有人想買,陳文哲自然也不介意吹個牛逼。
不過,他這麼一說,這些人還真信了。
他們還真以為,剛才製作出來的茶壺,不用陰乾,就可以入窯燒製。
這就是智商上的壓制,陳文哲滿滿的優越感。
“哈哈,你把我直播間裡的朋友都逗笑了,你先說個價格,讓他們先笑笑,知不知道丟人值幾個錢?”
“不信?我也不多說,除了幾把水平壺,其他最少三千,水平壺沒有三萬不賣!”
“這小小的水平壺,有什麼特別?”
眼看陳文哲十分認真,李晴天反而有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