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穆與杜聖簡單的聊了幾句,當下便安排宋穆在這宗門中住下。

而一路上那杜省身為宋穆解答了不少關於杜氏詩宗的事情。

杜甫詩宗的建立之初,杜聖猶存,且與此處悟道大成,只是而後如何,杜省身並不願說明,宋穆只是知曉再無杜甫之蹤跡。

而後作為杜甫侄子的杜克勤接任統領杜氏詩宗,草堂處也因為杜聖悟道而修建宗門,是為小宗門。

杜氏詩宗這等大小宗門的分別,在這文朝之中也是獨一份。

此處宗門依山而建,樓閣殿宇雄偉,放眼風景俊秀綺麗,而這小宗門作為杜氏詩宗的重要之地,主要功能是為宗門弟子悟道所用。

山間殿宇多是悟道場和藏書樓,是一處極為清淨的修行之地。

而於這裡修行的杜氏詩宗子弟,其中最差的也是秀才境界,舉目望去竟有上百人,舉人境界的弟子也絡繹不絕。

宋穆不過一路走來,便見到這山間有十數位進士氣息,數位翰林文人,甚至在那杜聖的殿中,還見到一位大學士境界的文人。

而依照杜省身所言,此處小宗門的體量不過是杜氏大宗門的五分之一,一個杜氏詩宗所擁有的童生境界及以上的文人,竟可數以萬計。

宋穆也是狠狠的咬了一下舌尖。

而後其又與宋穆再說了一些李氏詩宗的情形,同樣是令宋穆咋舌。

李氏詩宗,有兩位半聖,六位大學士,數十翰林,上百進士,其餘境界子弟稍遜杜氏詩宗一籌。

杜氏詩宗,同樣也有兩位半聖,只是於高階戰力上與李氏詩宗稍有不及。

宋穆也能明白其中緣由。

杜甫詩詞流傳廣泛,數量眾多,而且領悟使用快捷,故而在文朝聲望頗高,宗門中基礎境界的弟子眾多。

而李白詩詞多數高潔縹緲,意境大多奇詭,領悟起來極難,可一旦成功,便將一舉攀升,戰力卓群。

兩大宗門在詩宗發展上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卻擁有同樣深厚的底蘊。

從杜省身的口中得知這些事情,宋穆一時間也是難以釋懷,淡淡這般算來,這兩大超級詩宗就擁有四位大儒,十位大學士,翰林進士上百,還有上千的舉人秀才。

兩大詩宗幾乎就能比之文朝朝廷近三成的戰力。

另外這世間還有許多體量不一的詩宗,如此算來,也難怪陛下要推行‘宗國法’,令詩宗子弟入世。

宋穆對著世間詩宗總算有了一番不同的認識,也不禁暢想,這樣一番戰力,能讓文朝在對抗妖魔戰鬥中佔據怎樣的一份優勢。

此刻宋穆到了這山間一處樓閣之中落腳,辭別杜省身,宋穆當下推開面前窗戶,便見到萬里風雲在眼前翻騰,極遠處似乎還有聳入天際的山脈波動,看來令人覺得無比的宏偉。

當下宋穆也是慨嘆一聲,與旁邊的陶風明說道。

“師父,此等萬里江山入眼,真如仙境般。”

陶風明此刻倒是面色平靜,這等清淨之地,也是心曠神怡,此番也是微微點頭。

宋穆卻是心中一動。

“師父,今日我看杜聖對您讚賞有加,想來也是師父過去,也在杜聖面前有耀眼的功績吧?”

陶風明回過神來,看向宋穆,神色卻是微微遲疑。

片刻後陶風明卻是微微一笑,然後與宋穆輕聲說道。

“當是這般吧,只是杜聖原本或許看重的,並不是我這個人,而是當初站在我背後的詩宗吧。”

宋穆再一次聽到了陶氏詩宗,此刻也是抬目。

宋穆其實從來都只在乎師父一路走來的經歷,只是這一路看來,這文朝無數人,更在意的似乎卻是陶風明的陶氏詩宗背景?

陶風明此刻似乎也是看到了宋穆臉上的疑惑,當下忽的說道。

“敬昭,你覺得詩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