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擇才大典(第2/3頁)
章節報錯
屏風撤去,這滿殿的紅袍也是紛紛看來,見得宋穆這般模樣,此刻更是紛紛拱手。
狀元光鮮,壓過了所有人。
今日長安紅日高懸,陽光和煦溫暖,一眾新晉學子隨著禮部官員的引導往著祭壇方向而去。
祭壇所在之處,此刻也是另一番模樣。
所謂祭壇,只是尋常的稱呼,而它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
《四海全書》。
文太祖李朧所集結文朝之力鑄造的《四海全書》,並非為一本可藏於樓閣之中的大書,而是一整塊陣法。
以青石為底,青銅為墨,熔鑄文字三千,箴言無數,以此控住大殿妖星,就此為人族所用。
因而這處廣場,寬闊異常,在祭壇正中,一座高達數千斤的青銅大鼎矗立,威嚴赫赫。
此刻的場中已經旌旗招展,各種祭祀所用之物已經擺滿了這處祭壇,而在祭壇一側高臺,此刻這裡卻是站著不少未著紅袍之人。
這些人以十數個為一伍,各個服飾多有不同,但是能見那其中氣質非凡。
這些人便是詩宗前來的子弟,而這場中如今所有的詩宗,已經有十數個。
除了最強盛的李杜詩宗,二聖之後,詩宗無數。
陶淵明之詩宗,王勃之詩宗,張九齡之詩宗,王昌齡之詩宗,柳宗元之詩宗,韋應物、孟浩然、韓愈、賈島、白居易、王維、岑參、高適……
當初文朝建立之初,號稱三十六詩宗並立,人族文人戰力最甚。
如今許多宗門也有斷絕傳承,或是山門不再,卻仍見繁盛。
期間田園派,邊塞派傳承最廣,其勢頗大,於人族中多有骨柱。
而除了詩宗文人,這場中高臺之上也站著不少的朝廷文人,一片殷紅,十分矚目。
某種意義之上,文朝朝廷,便是這文朝最為龐大的詩宗。
他們集聚無數文人,掌控這一國之運轉。
而此刻,他們就站在場中,等著之後的擇才大典舉行。
入朝廷,或是入詩宗,只在學子的一念之間。
宋穆帶著這些人到達場中的時候,那場中不少詩宗之人已經開始竊竊私語。
“那宋穆,其詩詞強悍萬分,境界也更加之深厚,若是能入我高氏詩宗,當在邊塞一展拳腳!”
“高兄卻是多有高攀了,這宋穆之實力,便是那李杜詩宗,都會爭搶一番的。你的先祖,可比得過李杜二聖的名頭?”
“也非這般就可定論,那宋穆師父,可是皇甫風明,你們且也知道那人,其妻乃是陶氏嫡系,是有真傳承於身上,這宋穆,或許會選陶氏詩宗!”
“我卻說,這般我們且不要作何判斷了,這總歸是那宋穆選我們,且還不到我們選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