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了幾年,大批繅絲廠的倒閉,又會反過來損害蠶農。

到那時,蠶農會發現,養蠶不如種茶樹,養豬,賣紅薯,自然就轉行了。

而整個繭絲綢行業就此陷入絕境,你所謂的復興絲綢之路的夢想也隨之灰飛煙滅。”

週一品並不是在危言聳聽。

事實上在1987年,國家關閉了統一調價的絲綢總公司,走完全的市場化道路之後,就真的出現了蠶繭價格大戰。

這一亂,是絲綢史上的空前災難。

它造成了之後幾十年整個行業的大蕭條。

蠶農們出現巨大虧損,開始大規模揮淚毀桑,紛紛轉行。

(哎,揮淚毀桑,多麼可悲!他們不懂做桑葚果醬,桑葚果茶,更不懂做桑茶,和培植價值無法估量的桑黃)

整個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是絲綢之路的復興時期,誰知盛景只是曇花一現。

直到2013年國家領導人提出偉大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才開始逐步走上正軌。

週一品闡述完畢,整個會場陷入一片死寂。

她只是三言兩語,就道盡行業隱患,攻破檀爍洋洋灑灑的萬言改革大策。

所有與會者也都陷在沉思中不可自拔。

誰都不能否定週一品講的邏輯清晰,有理有據。

她彷彿一個預言家,高瞻遠矚,看透一切。

她所講述的災難性場景紛紛在聽眾眼前浮現。

檀爍被震撼,內心受到巨大的衝擊,他無以反駁。

就連場上幾位學貫中西的經濟學家與身經百戰的社會實踐者,也無力反駁。

這個16歲的少女,看問題的深度,竟超過在場的所有人,的確令人震驚。

半晌,檀老先生的話語打破了現場的沉寂:

“檀爍,你的理想,你的革新,想法很好,但現在時機不成熟,貿然行動就會造成行業大亂。

週一品小姐所說的正是我所思考的,繭絲綢行業橫跨農、工、商、貿四個部門,影響整個家國的經濟命脈,輕易動不得。

咱們做事情,辦企業,要實事求是,穩紮穩打,切勿盲目冒進。

我看周小姐的周氏美食公司就很好嘛,不僅能盤活全縣剩餘資源,變廢為寶,投入少,產出多,穩賺不賠,而且食為藥補,是利國利民的健康產業。”

檀老先生當即拍板:

“這一票我投給週一品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