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篇 第八章 古族 青陽山黎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千年起,九州便是州府縣鎮三級體制。州府有郡守,縣有縣令,鎮有鎮長。
黎家所在的青陽山便隸屬於青陽鎮,而青陽鎮和周邊的其他七個鎮一起,都隸屬於青陽縣,而青陽縣則隸屬於吳州管轄。
吳州以通商為主,屬富饒之地,轄區遼闊,州內有20個縣,210個鎮。
管轄著200多萬人口,州府郡守的辦公人員就有200多人。
要說吳州到底多富饒,打個比方,內陸或是臨近荒地的貧瘠州,州內僅有10個縣,60多個鎮。
這樣一比,差距就很明顯了。
自萬年大戰各族大能紛紛隕落後,再也沒有妖皇、魔皇、人皇出現,曾經三族鼎力的中央皇權也隨之沒落。
沒有皇者統領,九州十荒各自為政,千年來爭權奪勢,亦是鬥爭無數,尤其是在邊界之地,常有戰爭爆發。
而吳州因為重商貿,崇尚和氣生財,不主戰、不好戰。
再加上吳州的地理位置實在得天獨厚:
北面和西面都挨著禹州,南面靠著邯州,而東面緊鄰臨州。四面都是州地,離荒地的邊界較遠,不存在邊界衝突。說是這大陸的一片淨土也不為過。
青陽山,位於吳州的中南部,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四季分明,景色怡人。
春季能感受到萬物復甦,百花齊放之景。
夏季則是樹蔭濃郁,紫薇花開,天空蔚藍,白雲飄飄,在大樹下乘著涼,聽著蟬鳴,雖炎熱,也是別樣的風景。
秋季落葉紛飛,秋風蕭瑟,聞著桂花香,喝著桂花釀,自是另一番悠然自得。
冬季落葉植物都呈禿樹,看似蕭條,然而臘梅花開,幽香撲鼻。
雖然青陽山不下雪,但冬季最大的意義在於:
春天不遠了。
整座青陽山山體很大,其中有幾處山谷,似乎人為填高的。
那種感覺,就好像把幾座山的山體加工後疊加一起,形成了一整座完整的山。
或許是古時那鬼斧神工的天之作吧。
青陽山的山體大,使得山腳下佔地也很廣,普通的鎮子也不過這麼大。
這裡有大片的耕地,有果園、菜地、莊稼地,
還有一大塊地專門種著牧草:羊草,貓尾草,黑麥草,串葉松香草,石楠。
家畜有豬、牛、羊、雞、鴨、鵝,還有兔子。
另外還養著馬、鹿、麝、貂、鵪鶉、鴿子、蠶。
河塘裡有鯉魚,鯽魚、草魚,青魚,黑魚;
泥潭裡有泥鰍,黃鱔,螃蟹,河沿上還有螺絲。
青陽山的建築風格,實實在在地說,就是這裡一塊,那裡一塊。
可以看出先祖開始建造這裡時,沒有一個確定想要的樣子,佈局很是隨性。
可能先祖也知道自己的佈局不太合理,所以每一處建築都相隔較遠,大概是希望後代之人再重新佈局吧。
就這樣,青陽山下參差不齊的坐落著學堂、膳房,雅閣(女兒家學禮儀的地方)、織造坊、醫藥坊、工匠坊、祖屋。
膳房離祖屋不遠,步行3刻鐘(1刻鐘=15分鐘)。
膳房很大,房子居中擺著一張很大的長桌,可供百人同時入座。
長桌是族中每逢喜喪嫁娶、新年團圓飯、還有過年祭祀的時候,全族老小一起吃飯之用。
隔著屏風,長桌的隔壁是一張張小八仙桌。平時到膳房吃飯,大家就坐在這些八仙桌用膳。
要說青陽山平日裡最熱鬧的地方,便數膳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