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待遇不公又如何?

面對不公平,若曦和李延選擇了預設,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

不一樣人生活在不一樣圈子內,不一樣圈子培養著不一樣的人。

更讓人不理解的是,同是圈子裡人,卻是不一樣人格和不一樣的思想。

如果看父母,李延爹不隨媽不像,無論是做事和看事情,都是在不一樣賽跑線上。

他爹孃停滯不前,而李延卻如脫韁野馬,他把生活和做事看得遠,看得透徹。

比如現在,李延覺得拼勁十足,他趁著年輕乾點累活積攢錢財以後做點什麼,這樣下去也不是個法子。

他也不是盲目的就知道幹活受累,而是默默謀劃著未來。

這就是命,不受累積攢錢財只能去偷搶,或者抬頭望天等著天上掉餡餅。

偷搶犯法不能幹,甘等著是傻子。

唯一出路只能受累,這個年代只能是自己拼。

不拼不行,生活交際圈裡都是受苦受累的人,想找一個幫襯人難,非常的難。

人都說,學好物理化,不如攤個好爸爸,這話一點都不假。

爹孃有能力不用自己硬拼,不用自己勾畫未來,勾畫何去何從?幹什麼最好呢?永遠都是迷。

想要接開謎底就要用實際行動去證實。

圈裡人幫不上,爹孃沒能力也不能怪父母,這就是命。

而命運都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咦…?

這話怎麼看著像歌詞,歌詞就歌詞吧,只要意思一致就好。

李延的打拼,若曦的努力,兩個夫妻一起使勁,爭取早些過上小康日子。

幾個月過去,這一天正是開支日子。

因為這個月事太多,若曦耽誤了十幾天,這開支總共一百零幾元。

不耽誤工也就八百多!

若曦看著手裡錢好心涼,可這也無法,沒受那麼多累她心知肚明,眼饞沒用,沒有吃得苦中苦,怎能得到甜中甜。

看著別人興高采烈拿錢回家,若曦覺得還是儘可能不要延誤才好。

這一刻就是堅持的勞動成果,成果喜人,成果卻是受過累換來的。

可回想過去受過的累也就是那麼一回事。

人吶,就是點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那樣子。

看著手裡的錢,忘記了累得想不幹的時候,忘記了無奈的一天又一天。

可當看到錢的時候,一切的無奈和累都是覺得物有所值。

若曦回到家裡,看著婆婆突然想給五十元,她覺得自己開的太少了。

而且,除了錢別的一如既往的給,也是出於更多的試探,看看婆婆會是怎樣的態度。

若曦是典型的愚孝,她總是考慮婆婆會多在意李延一點,自己不是她親生的,她不奢求,哪怕一點點也不奢求。

也許是因為她心大,把一切看得平淡,容忍無止境無下限。

廚房裡!

“媽,這個月我開了一百零幾,也沒上幾天的班,您看看我給您五十元可以不?”

若曦的話音一落,杜蘭英的大嗓門恨不能把房蓋掀開似的。

“什…麼?你再說一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