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有康懷英五千蕃漢步卒,扛個十天半月絕對沒問題。

西州諸軍加起來仍舊有十二萬上下,大部分是步卒,遠征八剌沙袞後勤壓力巨大。

其實在李曄心中,唐軍最大的敵人不是喀喇汗,也不是薩曼,而是西域惡劣的環境。

風沙、戈壁、嚴寒。

若是被截斷水源,大軍自行崩潰。

還要在沿途的行軍中面臨薩圖克無窮無盡的侵擾。

這也是李曄在西州按兵不動的主要原因。

西州去疏勒一千五百里,去八剌沙袞二千四百二十里。

在這個時代,這是一個恐怖的距離。

有太多不可抗的自然因素。

楊師厚攻天山之南,即使是步卒也配了戰馬。

導致李曄手上的騎兵部隊只剩下三萬。

讓薩圖克有騎兵之利。

大唐不缺馬,但幾十萬的將士加民夫,再加十幾萬的戰馬、駑馬、馱馬,人吃馬嚼,一天下來的糧食就是無底洞,大唐再有錢也扛不住。

從關中運糧過來,路上就要吃掉一半,從蜀中運糧,路上消耗七分,幸虧河隴、河湟收復較早,十幾年的開發,已經成為耕牧重地,為此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劉鄩在西州廣開屯墾,也留了一些底子在。

收復山河的夢想要有,但柴米油鹽同樣重要。

飢餓可以撕碎一切雄心壯志。

大唐有絕對的優勢,但也有巨大的負擔。

所以李曄才如此謹慎。

不過薩圖克的優勢只是短暫的,事實上,他被吸引到西州,已經在戰略上處於弱勢。

北面一支利箭正射向空虛的八剌沙袞!

“李存審聽令,朕給你兩萬步騎,不求擊敗薩圖克,只要牽制住他的主力即可!”李曄道。

李存審一愣,萬沒料到皇帝會點他的將。

堂中有高行周這種從龍之將,也有劉知俊這種天下知名的悍將。

“你能做到嗎?”李曄大聲喝問。

李存審被拉回現實,“末將必令庭州穩如磐石!”

“好!”李曄讚賞一聲。

歷史上的李存審大小百餘戰未嘗敗績,多次以步兵擊敗契丹騎軍,曾以五百疑兵嚇退數萬契丹騎兵,其戰績其實遠超李存孝,前期風頭被李存孝、周德威壓著,後期因李存勖猜忌坐冷板凳,錯過諸多唐末赫赫有名的大戰,才導致他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不強。

一員名將對國家的價值不可估量。

李靖萬騎滅東突厥,蘇定方滅西突厥,前後滅三國,皆擒其主,為大唐節省了多少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