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占城,李曄一點都不驚訝。

朝堂百官也興趣不大,在他們眼中,占城或者臨浦不過是一塊荒野之地而已。

只有李曄知道這塊土地對華夏的重要。

補齊了大唐所有的地緣短板。

也是經略南洋的跳板。

現在的南洋也並非全都是荒蠻之地,三佛齊、吳哥、爪哇、勃泥等國都受到天竺的影響較大。

但自黑衣大食興起,隨著大食商人而來的的大食法,在民間也漸漸有了一定影響力。

大食法本就是商人宗教,創始人莫罕莫德一邊經商、一邊傳教。

教義中,明確真、主最喜愛的事業就是經商。

其經商的主要物件便是大唐。

大食國的精英不是文人、武人,而是商人。

是他們將大食法的教義傳揚四海。

而歐洲所謂的文藝復興,很多東西都是來源自大食。

玄宗朝的興盛,一方面是大唐君臣協力,一方面也是與大食商人互通有無,兩種文明在交流中各自迸發出新的活力。

對李曄而言,大食法值得警惕,要限制其擴張的野心與政、治野望。

但也不可一刀切,交流是必須的,吸收也是肯定的。

隨著大食法兩百多年的開拓,也孕育出相當燦爛的文明。

但中世紀的歐洲還處於神學統治階段時,大食人就已經開始了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地理、數學、天文、物理、化學都有一定的建樹。

毫不客氣的說,安史之亂後,大唐已經不是一個世界性的帝國。

其影響力逐漸衰頹,晚唐還能控制交趾、遼東、漠南、河西走廊,雖然有些地方是名義上控制,但到了趙宋,別說遼東,連燕雲、朔方、交趾這些故土都丟了。

整個華夏逐漸走向衰落。

李曄收復的地區,基本都是華夏文明圈,也不算開疆拓土。

畢竟大唐影響力巨大,諸如契丹、倭人、新羅、占城在大唐面前,只能算地方勢力。

一旦大唐提著刀子打上門來,他們自己就先慫了三分。

冷兵器時代心理優勢影響巨大。

華夏文明要爆發新的活力,就不能故步自封。

必須捅出去,交流融合,取長補短,才能永遠煥發生機。

這些年孜孜不倦的鼓勵生育,大唐迎了第二波嬰兒潮。

人口也在持續攀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