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冥頑不靈(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符習、李繼韜始終沒來。
太原李存霸也沒來。
而這個時候,澤州又跳出一個趙在禮,起兵三萬,呼應李繼韜。
李繼韜、趙在禮、張從武、符習四人立即結盟。
聲勢頗為浩大,號稱二十萬大軍。
都這個時候了,李繼韜還上表李曄,絕無反叛之心,希望皇帝不要逼人太甚。
李曄一陣冷笑,這些人蹦躂出來也好,省著以後大軍退了,他們又鬧騰。
河北叛亂風起雲湧,其實也是濮州之事刺激到了他們。
不過李曄的決心不容更改。
藩鎮作為舊時代的產物,到了如今,絕不能起死回生。
不管它曾經多麼適應當時的潮流。
李曄的天下就是一寸一寸從節度使們手中奪來的。
現在也是如此。
要鑄就一個新的大唐,就不能有僥倖心理,沒有被大唐刀兵犁過的土地,就不會成為誕生盛唐的沃土。
十天之後,劉知俊、李神福、徐溫等大軍雲集魏州。
連李禔、李祐也來了。
敬酒不願吃,就只能吃罰酒了。
李曄以魏州之資財犒賞三軍,魏州城外歡聲震天。
大饗士卒之後,以劉知俊、徐溫揮軍進伐成德,李神福掃蕩義昌、平盧,令朱友謙、李祐領兵兩萬支援高行周攻打昭義。
李曄統領五萬神羽軍與李嗣源部坐鎮魏州。
別看四鎮鬧得挺大的,動了真格,全都如土雞瓦狗一般。
李存勖的十萬精銳都被剿滅了,更何況他們?
四鎮之中,也就李繼韜的昭義軍有些本事。
這些人原本是李嗣昭麾下的義兒軍,跟隨李克用經歷了重重血戰。
也是李繼韜敢跟李存勖和李曄叫板的底氣。
但再強的軍也要看在誰手中。
李繼韜跟他老子李嗣昭比起來,肯定差多了。
高行週一戰破磁州,揮兵向西,兩日破玉峽關,三日破壺關。
李繼韜大懼,向澤州求援。
趙在禮也是這亂世中的滾刀肉,先事劉仁恭,又跟隨劉守文,後投李存勖,在河北滾來滾去,身邊聚集了一群亡命之徒,頗像當年李罕之,天生反骨。
向來自持悍勇,在李存勖麾下,重徵暴斂、強行搜刮、民不堪命,百姓稱之為“眼中釘”。
這樣的人當然知道大唐不會有他的容身之地。
所以才挺刀犯險,搏一個出路。
當即燒殺澤州,裹挾青壯,盡起全軍,號稱十萬,浩浩蕩蕩向潞州馳援。
可惜他的這點能耐在唐軍面前完全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