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審一番好意引來了對岸的一眾鬨笑聲。

“諸軍聽令,生擒李存審,不得傷其性命,我必引薦於陛下!”楊師厚無比“狂妄”道。

“得令!”甲士齊聲大喊。

李存審眼中閃過一絲怒氣,他的一番好意,換來的是嘲諷,也不再多言,冷笑兩聲,迴歸本陣。

楊師厚亦歸陣。

唐軍兵力單薄,李存審所部士卒,皆是河北驍勇之士,數次以少量兵力擊退契丹人的劫掠。

現在也沒道理退讓。

“渡河!”李存審一揮手,身後步騎應聲而動,直接踏入水中,原來此地河水只及人腹處,李存審鎮河北,早已對周邊地形瞭如指掌。

他勸降楊師厚,是因為他覺得必勝。

不過他也清楚楊師厚的秉性,絕不會輕易服輸。

如今二人各為其主,只能摒棄舊情了。

然而唐軍沒有任何驚訝之情,默默挺立在北岸。

不動如山。

這氣勢令剛剛渡河的李存審心中一驚。

近二十年沒見,李存審也摸不準楊師厚的底細。

對唐軍瞭解不多。

只覺得當年大唐能在朱溫兵鋒下生還,完全是李克用和楊行密在後方牽扯。

“擊破唐軍,晉王必有重賞!”李存審吼了一聲,領著步騎衝向唐軍。

五百步、三百步、兩百步。

楊師厚身邊令旗揮動。

霎時間,弩箭如飛蝗一般激射。

如今近的距離,晉軍避無可避,戰馬倒地、前排的甲兵也倒下一片,在地上掙扎。

令旗再度揮下。

弩箭遮天蔽日而來。

每一名銀槍效節都都裝備了長槍、橫刀、弩箭、冷鍛甲、皮甲。

無一不是上品,以大唐國力傾力打造,在這個時代,絕對是裝備精良。

而晉軍因年年征戰,披甲率遠遠不及唐軍。

雖是一萬唐軍,實則是唐軍精華凝聚而成,每一名士卒都是經過重重選拔。

要不然,楊師厚也不敢橫渡大漠,孤軍遠征河北。

“籲……”

李存審的戰馬眼睛中了一箭,慘叫一聲,倒在地上,把李存審甩出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