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之後,天邊出現一抹皎白。

黑夜迅速淡化。

俄而,東方紅光萬丈,旭日在地平線下掙扎。

晉軍的陣容也顯露在這霞光中,漫山遍野,暗紅色的鐵甲覆蓋了大地原本的青翠與暗黃顏色。

步軍陣列中夾雜著騎兵隊伍。

長矛、長槊挺立在稀薄的晨曦之中,旌旗隨著晨風微微飄揚。

彷彿某種天然的默契,晉軍號角與唐軍戰鼓同時在古老的大地上響起。

晉軍緩緩動了起來,一排排一列列,彷彿山嶽一般向前推進。

唐軍亦長矛挺立。

投石、弩箭呼嘯著砸向戰場。

若想完全依靠這些取勝不現實,晉軍在長時間的對峙中,已經習慣了神羽軍的遠端打擊,陣列分散,心理承受能力也增強了。

投石床弩的效率不高,遠沒有後世武器那麼恐怖,被砸死、射死計程車卒其實並不多。

真正的決戰還在短兵相接。

營壘前的傷兵直接被踐踏而死。

由於居高臨下的緣故,晉軍的衝鋒佔據了一定優勢。

潮水一般的敵人撞向營壘。

以血肉之軀沖毀了鹿角與塹壕。

互相攢刺長矛如犬牙般瘋狂啃噬著血肉,年輕的身體彷彿枯葉一般凋零、碎裂……

濃烈的血腥氣瀰漫在戰場上,令殺戮更加瘋狂。

前陣李筠部步陣抵擋不住晉軍的步騎衝擊。

被開啟一個缺口。

湧入一支百人騎兵,為首晉將長槊揮舞,不過轉眼間被許存的重甲步卒淹沒。

高行周也帶領步騎迎上,晉軍人仰馬翻,卻又被優勢晉軍圍困……

大戰持續兩個時辰,戰場仍是膠著。

不過李存勖的所有兵力都投入了。

包括李存璋與段凝。

正面戰場異常激烈。

其實李存勖夜襲失敗,就應該退軍的,而不是孤注一擲,無論兵力、戰力,晉軍都不佔優勢,至今為止,李曄手上兩支強軍還沒有出動。

黑雲長劍都、親衛都。

而晉軍已經全線壓上了,李存勖的牙旗就在戰陣之中,領著一眾騎兵來回衝殺。

從馬直不愧是強軍,連破七個唐軍步陣。

然而依舊於事無補,韓遜迅速組織神羽軍補上。

薛廣衡領著輔軍,維持後陣。

是時候了。

李曄望著臺下肅立的黑雲長劍都與親衛都,“令柴再用、呂師周出擊,朕親自擂鼓助威!”

這場大戰已經沒有什麼懸念。

黎陽被劉知俊攻陷,周德威被擊退,晉軍就已經處於戰略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