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死的時候,李曄還沒覺得多痛苦。

畢竟在這個亂世,見過太多的生死。

但皇后的離世,令李曄一陣低靡。

下葬在細柳城北後,一連過去了三四個月,仍是不能自己,感覺就像心中空缺了一塊,少了什麼東西。

也許是親情。

“陛下不可萎靡不振,大唐社稷不能離陛下一日。”李巨川時常來勸解。

回到長安的張承業也常常探望。

其實在李曄病倒期間,長安百姓自發的為皇帝祈福。

各地將吏不斷詢問中樞。

其中肯定有些人不懷好意,但李曄相信絕大部分都是希望自己好轉的。

眼下大唐的局勢,也不允許李曄再萎靡下去。

當年憲宗幾乎收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卻在一切好轉的時候,迷信方士求長生,磕起了金丹,四十三歲英年早逝。

中晚唐好幾位有作為的皇帝都是如此。

有些事有些人,過去了只能讓它過去。

也幸虧裴貞一、李漸榮、張氏姐妹、普慈輪流照顧,李曄心情和身體都好了很多。

皇后崩了,裴貞一一躍而起,雖然沒有正式冊封,但儼然已是後宮之主,加上她肚子又大了,自然更有底氣。

在李曄病倒的時候,李禔、李祐都回長安看望。

“遂王在雲南招撫蠻民,分化爨氏,營建城池,與韓延徽一起多次擊潰蠻人進犯,使我大唐勢力沿紅河向下延伸,已經抵近安南。”張承業把李禕這幾年的功績一一說明。

“哦?”李曄驚訝,老五李禕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沒想到有些真本事。

至於三子李禊、四子李禋,所作所為實在有些辣眼睛,在長安上躥下跳,實事一件也沒幹,李曄原本想打發去揚州和徐州,兩人都非常聰明的婉拒了。

彷彿待在長安,就能離皇位更進一步。

身邊的班底也都是一些二世祖之類的人物,一個有遠見的都沒。

能得到張承業的認同,說明李禕的確有些東西,當年李裕、李祤、李禔輪番抱他佛腳都沒用。

張承業恪守一個臣子的本分,絕不選邊站。

現在為了李禕拋棄自己的立場。

李曄點點頭,“朕知道了。”

雖然只有四個字,君臣心中都有一層默契在。

“陛下有沒有覺得前太子的死,跟蜀王的死極像?”眼看著李曄身體好了,心情也好了,李巨川舊事重提。

“你是說……”李曄心中一震,當時諸事煩擾,還真沒想到這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