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敵軍將領認為衝到陣前就可能蹂躪唐軍了。

不過現實狠狠給了他們一巴掌。

親衛都持長矛在前,黑雲長劍都持大劍在後,主動迎向敵騎。

戰馬嘶鳴聲響徹陣前,血肉在長矛鐵甲下分崩離析,很多騎兵連人帶馬掛在長矛叢上,親衛都將士也被狂奔的戰馬撞的血肉橫飛。

不過在森嚴的步軍陣列面前,騎兵並沒有絕對優勢。

此時考驗的就是雙方的意志,以及對慘烈死亡的承受力。

很多勇者無聲無息的死去。

晉軍騎兵瘋了一般衝擊敵陣。

親衛都亦寸步不讓。

長矛被撞斷了,拔出橫刀也要填補空隙。

騎兵的洪流始終衝不垮唐軍的血肉堤壩,終於露出疲態,後續騎兵開始畏懼,速度減慢。

騎兵的攻勢為之一遏,黑雲長劍都揮劍而進,遇人斬人,遇馬斬馬。

戰場變得更加血腥更加殘酷,馬蹄、馬頭、斷手、五臟六腑撒了一地。

黑雲長劍都所過之處,一片血紅。

狂烈的殺氣令戰馬都受到驚嚇,不顧騎兵的呵斥,撕腿就跑。

一個時辰多的瘋狂廝殺,汴水西岸如同被血洗過一般。

“勝了!”辛四郎狂吼一聲。

唐軍歡呼聲震天。

李曄面不改色,此戰不勝,乾脆捲鋪蓋回關中得了。

王滿渡夾在鄭州、中牟、滑州三地之間,地形異常重要,扼住此地,形同掐住晉軍咽喉,分散其與滑州聯絡,唐軍佔據此地,可以隨時進攻北面與東面,分晉軍之勢,減輕汴梁的壓力。

也可以憑藉汴水防守。

形勝之地,說的就是此地。

李曄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主動出擊。

在鄭州被動防守,難免有被壓著打的憋屈感,對士氣也不利。

久守必失。

自晉軍突入河南之後,唐軍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還不如以攻為守,把李存勖的大軍吸引過來。

而且眼前形勢,李曄並不覺得自己應該處於守勢。

“正兵休整,輔軍清理戰場救治傷員,於北面三里高坡上構建營壘!”

李曄並未鬆懈,這一戰只是開始。

果然,僅僅兩個時辰,正東方向、東南方向,又出現晉軍。

一杆高高的晉字牙旗出現在汴河對面。

數百騎兵沿河哨探。

也開始構建營壘。

李曄心中一動,令輔軍從鄭州城內運來投石機。

第三日,雙方營壘都有模有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