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河東使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日之間,長安家家縞素。
李曄領宗室與百官設壇拜祭。
“丁將軍近年老病纏身,時好時壞,軍中之事多託於張從武、顧奉、秦長源等人,張從武暗引李嗣本精兵入城,襲殺顧奉、秦長源等親將,控制全城,逼丁將軍投晉,將軍不從,賊子喪心病狂,擁牙兵殺丁將軍滿門,宣教使盧紹青、鄭起元召集將士平亂,不敵李嗣本精兵與張從武牙兵,為賊所殺,坑殺誓死不從者五千人,屠其家眷兩萬餘……”
李巨川將河東細作陸續傳來的訊息匯總。
李曄聽完,除了悲憤交加,還有深深的無奈與自責。
自己也因為後世史書的影響,對李存勖另眼相看,卻忽略了他也是大唐崛起的絆腳石。
“陣亡宣教使封國士,家眷全都好生照看,子嗣讀書習武皆按最高規制,成才之後優先錄用。”
“末將這就去辦。”趙義存領命而去。
祭拜之後,河東的使者也到了。
“牙兵作亂,李嗣本將軍入內平叛,可惜晚了一步,賊已殺丁將軍及忠勇將士,晉王深為自責,已將賊三百人斬首,首級在此,望陛下節哀。”
從人抬來一口木箱,裡面滿滿當當,全是血淋淋的人頭。
“張從武死了沒有?”李曄雙眼通紅。
使者一愣。
見他這個表情就知道張從武還活著,“朱邪存勖拿幾顆人頭就來誆騙朕?”
使者仍舊巧舌如簧,“陛下息怒,此事晉王並不知情,河東向為大唐藩屬,晉王三代為大唐披肝瀝血,絕無二心,河北願永為大唐北屏。”
李曄冷笑一聲,“沙陀原為西域金娑山突厥一部落,為吐蕃所逼,大唐胸懷寬廣,遷入陰山,龐勳之亂,朱邪赤心功勳卓著,大唐拜為單于大都護、振武節度使,李克用圍剿黃巢,大唐先拜隴西郡王,後拜晉王,榮寵遠勝歷代功勳,大唐可曾虧負了朱邪家?”
周遭親衛向前一步,手按刀柄,辛四郎眼睛瞪的如銅鈴。
使者卻面不改色,“當年陛下為朱賊所攻,關中有傾覆之危,若非老晉王猛攻洛陽,大唐安有今時今日?”
“大膽!”辛四郎冷喝一聲。
使者雖然低頭拱手,但氣勢仍未被辛四郎的煞氣壓制。
“哼,當年?當年是朕的兒郎擋住了朱溫,重創梁軍,誅李思安、氏叔琮、張歸厚,吸引了梁軍,才令河東免於滅頂之災!戰後,朕以晉、絳、隰等州酬之,難道還不夠嗎?”
“雖如此,陛下若因今日之事而興兵伐昔日之功勳,必令天下人寒心。”
“功勳?朱邪存勖爭搶東都洛陽,陳兵二十萬於河北,你不妨問問他願為大唐功勳否?”
使者淚流滿面,“臣實不願見大唐河東兵戎相見。”
這一哭令李曄莫名其妙,李存勖派他來,未必就是真心求和的,只是來探探長安的情況,不過這人有些入戲太深了。
“你是何人?”李曄忙著爭論,忘了剛才通傳的名字。
“臣任圜,京兆三原人。”
李曄喟然一嘆,“你……且回去,若朱邪存勖還心存忠義,可來長安領罪。”
任圜拱手而退。
李存勖怎麼可能來長安領罪?
無論是形勢還是人心,大唐與河北已經勢同水火。
以前不打,是考慮到中原、山東地區的穩定。
這些地區普遍對朱梁有認同感,反而因為懿宗、僖宗兩朝,對大唐離心離德。
現在在李曄的努力下,中原、山東人心逐漸恢復,特別是蔡、許兩地的遷徙,既穩定了嶺南、安南,也削弱了地方勢力。
大唐招募令一經下達,還是蔡許汴三州從軍的人最多。
大部分人以前都是梁軍,經歷過慘烈的廝殺,稍稍訓練,加強軍紀,便又是一支強軍。
這些人一進入長安軍營,便投入嚴酷的訓練當中,只要保證一日三餐,再苦再累也不吭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