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河北抓壯丁相比,河南招募令一貼出,四方壯士踴躍來投,既有前梁軍驍銳,也有民間勇者。

唐軍的待遇擺在那兒,一入軍中,全家都有了保障,若是立了功勳,足以光耀門楣。

在這個年代,是最順暢的上升渠道。

這也算李曄給中原、山東的福利。

當然,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吃上軍俸的,對身高、體力、年紀都有一定要求。

中原、山東、荊襄、淮南健兒紛紛從募,也有很多河北壯士,突破晉軍的封鎖,前來汴梁應募。

豐州。

因三面青山的阻攔,豐州其實比長安暖和一些。

防禦使宋瑤手上有四千兵力,西受降城有三千涇原軍駐防。

要守住後套平原這麼廣大的區域,這點兵力肯定捉襟見肘,不過李承嗣的驍騎軍在黑水一帶巡弋,隨時可支援豐州。

在河南岸,還有浮雲城李效奇的騎兵隨時可以北上。

宋瑤要做的僅僅是守住豐州城,李曄對他的要求也僅是如此。

豐州一直受到朔方的滋養,這些年日子過的不錯。

後套平原上耕地、草原、灘塗、林帶縱橫交織,遠自秦漢時代起,勤勞的華夏百姓已在此地開鑿溝渠,引黃河水灌溉,農業十分發達。

這些年,李曄一直將關中的犯人、罪民、戰俘向豐州遷徙,後套平原上興起了諸多村鎮和小城,良田千餘頃,還有大量的榷場,與漠南諸部落互通有無。

如同大唐大部分城池一樣生機勃勃。

然而一切都在契丹與河東的野心下變了。

為萬全計,宋瑤早早實行堅壁清野,牧民牲畜轉移到朔方,沒有防禦價值的小城村莊一律拆毀。

也有一些貪戀水草,不願撤走的部落留了下來。

任憑唐軍如何規勸,就是不走,唐軍強制遷徙,他們就東躲西藏。

軍情緊急,宋瑤也就顧不得他們了。

唐軍輔軍任務繁重,加固豐州城、西受降城,儲備各種軍需之物。

斥候的警訊很快就到了。

契丹人從固陽而來。

而固陽正是振武軍的轄地。

如果沒有晉軍的允許,他們根本過不了這座要塞。

宋瑤對此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