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不磨就要生鏽。

龐巨昭早就提醒長安儘快征伐曲氏。

幾人一拍即合,留龐巨昭守邕州,派使者通傳雲南李禕,夾擊交州。

兩萬唐軍出欽州,向西南而進。

曲顥弄出的一場“十萬大軍”北伐,折損了好些人馬,灰溜溜的逃回安南,大失人望。

安南土人對大唐就有種若緊若離的複雜心理。

北方強盛,他們自然不敢動心思,一旦北方虛弱,他們就蠢蠢欲動。

交趾從大秦時代,就是華夏領土,又經歷兩漢、東吳、隋唐的經營,當地豪強跟唐人已經沒什麼區別。

當年儂智高也參加過幾屆大宋的科舉,可惜沒考上。

此地還有大量唐人,若不是南詔屠殺,土人豪強也不會有機會。

王師範的大軍南下,喚醒了他們久違的記憶。

一些豪強認為北軍兵力少,自發組織起來反抗。

弄出四萬的“大軍”,揮舞著竹矛就來送人頭了。

王師範甚至不需要任何陣勢、戰法,一路平推就屍橫遍野。

限制唐軍只有安南的地形、氣候。

鮮血總能讓一些人清醒過來,刀子多了,“朋友”也就多了,土豪們也漸漸認清了形勢,拋棄了他們扶植的曲家,轉而與唐軍合作。

王師範不放心他們在背後,萬一前方不利,他們又會露出獠牙。

於是驅趕豪強部眾為先鋒,攻打州縣。

這些人殺起自己人毫不手軟,老弱皆斬之,擄掠青壯,髒活累活全乾了。

當年他們勾結南詔人,對唐人大開殺戒,今日也遭到了報應。

倖存的唐人,早在王師範進入安南時,已經積極響應,充為嚮導,一些人乾脆加入唐軍。

王師範像滾雪球一樣膨脹起來,出嶺南西道時兩萬多人,現在也弄出了“十萬大軍”。

交州之東風聲鶴唳,萬民震恐,沿途城池,不敢抵抗,紛紛逃散。

曲顥焦頭爛額,不敢出城接戰,只能堅壁清野,將百姓物資收入交州城內,企圖頑抗。

但壞訊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先是丁部領投降,後有阮、範、陳、吳、黎投降。

這些土豪其實早已唐化,這不過私心作祟,為了自己的割據利益,一直想斬斷與大唐的聯絡。

除了內部,西面傳來了更加惡劣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