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諸部別人或許投降有條生路,秦彥暉身為秦宗權的族弟,自知破城之後絕無生理,抵抗極為頑強。

銀槍效節都長於野戰破敵,攻城效果並不明顯,而且損失較大,每一名銀槍效節都將士都是悉心培養的,來之不易,楊師厚捨不得用,只令蜀中輔軍與許存部攻城。

許存攻城不可謂不盡心盡力,他也想在重新振作的唐軍中佔有一席之地。

只不過他面對的敵手,同樣強悍。

打來打去,反而把黔州城內的軍心士氣打起來了,即便後來壓上銀槍效節都,依舊被秦彥暉領銳卒擊退。

兩軍被阻在黔州城下月餘,仍是不得寸進。

軍中糧食開始緊張起來,而且天氣也寒冷起來。

再攻不下黔州,就會耽誤李曄的整個戰略部署。

幸好武元登及時送來了糧食,不過也帶來了李曄的個人信箋:“諸路皆捷,湖南之事全在二位將軍,如此遷延,莫非無當年之勇?”

楊師厚擲劍於地,“養軍千日用在一時,今日大饗諸部士卒,明日隨本將一同攻城!”

許存心中一陣激動,皇帝批評他,實則也是在乎他,不過臉上卻橫肉暴起,“不破此城,本將誓不生還!”

黔州城下難得停戰一日。

不過城裡城外也都知道是血戰來臨的前兆。

秦彥暉破損的盔甲上沾滿了鮮血,兩個月的大戰,依舊沒有熄滅他眼中的野性,“士為知己者死,楚王待我等如手足,我等安能不以性命報之!”

幾百名蔡州兵將橫刀長矛刺向天空。

“死戰!”

周圍計程車卒也被這強大的意志感染,或許有人不願與大唐為敵,但在這時代的洪流下終究身不由己。

“死戰!”

翌日天昏地暗,秋雨纏綿。

唐軍立於城下,楚軍立於城上,任由這寒涼的秋雨淋在身上。

戰鼓聲在雨聲中響起。

無數將士循著鼓聲而進。

許存手持圓盾口銜橫刀衝擊北門,。

魏五郎、黃全素各領銀槍效節都攻東西二門。

楊師厚頓兵南門,仗劍立於秋雨中。

雙方再無保留。

殺戮是這個時代男兒的宿命。

很快,紅色的雨水從黔州城牆上漫延而下。

秋雨彷彿要淹沒一切,天地間只有一片淅淅瀝瀝的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