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李曄還是壽王,十三四歲的少年,在一眾宗室王卿中並不顯眼,因受到僖宗喜愛,常帶在身邊,因而與李茂貞算是舊識。

後世不有句名言嗎,能動刀子就別瞎嗶嗶。

都這時候了,說這些廢話幹啥?

難道要化干戈為玉帛?

哪怕是形勢不利,李曄也沒這種想法,估計李茂貞更沒有。

他不過是來展示自己鱷魚的眼淚。

李曄乾笑兩聲道:“岐王這麼念舊,不如歸順朝廷,朕必不虧待岐王,也可使關中兒郎少些殺戮。”

李茂貞也跟著乾笑起來,“陛下真宅心仁厚之主,然大唐天命已去氣數已絕,不如隨本王回鳳翔,陛下可安然終老,否則干戈乍起,王不是王,皇帝也不再是皇帝!”

這句話說的鋒芒畢露,李曄心頭大怒,剛升起的些許好感煙消雲散。

“大唐就是爾等亂臣賊子太多,才失了天命,先帝待你不薄,大唐亦待你不薄,你是怎麼對待大唐?”

李茂貞聽了這話也不怒,譏諷道:“陛下牙尖嘴利,只可惜成本王籠中之雀,勸陛下識時務,否則勿怪本王手下兒郎大不敬。”

果然都是廢話,李曄向身側弓箭手使了個眼色。

“你李茂貞的大不敬還少了?誰是籠中之雀言之過早!”

李曄話剛說完,“咻”的一聲,羽箭應聲而去。

這麼近的距離,不可能射不中。

早在弓弦聲響起的時候,李茂貞就冷笑起來,手中長槊輕輕一掃,羽箭便被撥開,“小兒把戲,陛下居然還拿出來現眼,也罷,陛下不見棺材不掉淚,那就看看本王麾下兒郎的手段!”

說完,轉身就走,幾個刀盾手護著他。

李曄看著他離去背影也是無可奈何,總不能讓兩千禁衛軍一擁而上吧。

李茂貞這身行頭,一看就是能打的,加上身邊親兵,支援到一百步外的前軍支援絕對沒問題。

而自己兩千軍一旦沒有陣型,進入混戰,那就是找死了。

李曄瞥了一眼箭手,心底有些埋怨,這麼好的機會,可惜了啊。

早知道不講什麼武德,直接集中所有弓箭手,射死他。

不過看他身邊簇擁的刀盾手,估計是做了防備。

大纛之下,李茂貞跨上戰馬,長槊前指,長矛手緩緩而進。

禁衛軍嚴守陣勢。

兩軍靠近,長矛互相攢刺,雙方血肉橫飛,慘烈無比。

禁衛軍有大盾掩護,傷亡較小。

但雙拳難敵四手,鳳翔軍人多,長矛不斷往前抵近,大盾承受的壓力頓增。

而鳳翔軍後陣的弓箭手不斷射出冷箭,不時有長矛手被射中面門。

更危險的是北面側翼的騎兵,呼嘯遊弋,擾亂禁衛軍心神,只要禁衛軍露出疲態,他們就會像惡狼一樣撲上來。

李曄也顧不上那麼多了,也扛起了一根長槍,向前突刺。

一旦敵人攻破陣勢,李曄的所有努力所有抱負,全都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