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佛祖一念生八戒,移山大聖獅駝王(第1/5頁)
章節報錯
常人做事,走一步看一步。
智者做事,走一步看十步,三步一謀五步一劃七步一計。
頂尖智者,走一步看百步,一步棋有百步用,一招用有百處靈。
文殊菩薩表大智,一個以智慧名傳三界的神佛,做一些看似閒棋實則妙手的奇招,實在是太正常了。
沒有才不正常!
碧秀心之事,可能是呂雲澄胡亂猜測,但慈航靜齋不可能是閒棋。
如果沒有碧秀心,那麼很可能會有言靜庵、靳冰雲、秦夢瑤這個慈航靜齋有史以來最強組合!
石青璇奇道:“文殊菩薩算的有這般深遠?那麼早就看到雲郎潛能?那祂為何不提前出手干涉,比如帝心?”
“這些只是我的閃念,可能是確有其事,也可能是胡思亂想,不過此事對於咱們來說,不是壞事。”
“為什麼?”
“大劫即將到來,沒有任何人希望一潭死水、一成不變,因為那代表對大劫擺爛,代表對邪魔投降。
變。
必須要有變數。
唯有改變才能夠獲得機會,唯有改變才能讓智者佈局,唯有改變才能使勇者歷練,變數才是一線生機。
只不過玉帝和佛祖喜歡安定,喜歡在安定中徐徐圖變,某些大神通者則希望天崩地裂的劇烈改變。
如果你看過最近萬年的記錄,便會發現無論佛道大神通者,對於突然冒出來的天才修士都非常的寬容。
當年的哪吒如此,如今的孫悟空、牛大力、楊戩,還有我,也都如此。”
“玉帝和佛祖竟不反對?”
“這也是針對大劫的佈局,就算反對也是秋後算賬,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那是在損傷自身。”
“觀音菩薩作何想法?”
“祂的想法和我差不多,甚至祂可能會捨棄一部分分身,僅僅保留自身的菩薩道果,然後重新來過。”
“有這麼長的時間麼?”
“已經快要完成了,曾經祂也是坐蓮臺的佛,後來發現還是菩薩舒服。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三個,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管他什麼七佛之師正法明如來,都不過是一潭死水中的困魚,想要脫胎換骨,就必須跳出舒適圈。”
“不愧是四大菩薩,果然厲害。”
“大智、大悲、大行、大願,你以為是隨隨便便就能成為菩薩的?”
四大菩薩名為菩薩,但在靈山大雷音寺的地位,卻在大多數佛之上。
文殊菩薩相當於吏部尚書;普賢菩薩相當於刑部尚書;觀音菩薩相當於中書侍郎;地藏王菩薩不太好說,可以說是戶部尚書,也可以說是州刺史。
呂雲澄從未小覷過這些菩薩,尤其和觀音菩薩的關係最是親厚。
“雲郎下一步準備怎麼辦?”
“現在事情穩定下來,五行山的關注也沒有那麼多,我先去看看孫悟空怎麼樣了,然後再說別的。”
“他當時傷得很重。”
“靈山諸佛加持的掌中佛國、如來神掌、割肉喂鷹、五行大山,如果換做我去硬接,後果也差不過。”
“現在呢?”
“一條胳膊演化的五行山,不可能關得住我,至少再切一條腿。”
“你當是殺豬賣肉啊?”
“你以為割肉喂鷹是什麼?本就是以傷換傷的絕學,只不過這門神通太過玄奧,出手之後只能硬抗。”
親眼見過一次,呂雲澄對於割肉喂鷹這門神通有了更多瞭解。
呂雲澄杜撰的“醉生夢死”,是以精神誤導和縹緲幻境為主,失敗了就失敗了,最多損傷部分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