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神非神,魔非魔(第1/3頁)
章節報錯
水災從來都不僅僅是水。
洪水只是前菜,告訴眾人,你們的苦難剛剛到來,千萬不要哭的早了,否則眼淚流乾,以後想哭都哭不出來。
樂山腳下的洪水並不只是一股,而是三條大河一同暴漲,迸發出的強大水流席捲周邊全部縣城。
呂雲澄的劍氣能夠讓其中一股水流分流,卻不能一次性阻攔全部洪水,哪怕發動潛龍也不行。
天子望氣術之下,呂雲澄已經看透了此地的水脈,洪水是因為本地河道年久失修,積蓄數十年的能量一朝爆發。
以硬碰硬的懟回去,只會引發更大的災劫,如果山崩、地震、洪水、泥石流、瘟疫一同出現,方圓百里怕是要變成鬼蜮。
數十上百萬的百姓成了難民。
他們需要禦寒的衣物,需要充飢的食物,需要治病的藥材,需要安家的房屋,需要來年春耕的種子、農具。
如果什麼都不管,這些僥倖逃脫洪水的人能有多少活下來,活下來的又有多少成為盜匪,那可就不一定了。
可如果要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高明的管理能力。
這種事情往往都是朝廷去做,可風雲世界,中原的朝廷和中原的名門大派一樣,個頂個的爛,爛如臭狗屎的爛。
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變成人質,等著風雲無名去救援,或者給風雲添亂,為本就苦逼的風雲新增更多的波折。
中原皇室沒有出過人才麼?
有,未來的文隆皇帝。。
文隆皇帝和武無敵交情甚好,僅用十年便練成了十強武道,一招拿下雙龍元斷浪,武功不可謂不高。
但治國安邦的才能,權術御下的手段,勵精圖治的堅持,以及開疆擴土的雄心,他一個都沒有。
就這,已經是皇室最傑出的人才,還有一個劍皇勉強湊合,餘下無不是廢柴,尤其是被絕無神替換了那貨,簡直是帝王之恥。
目前不管是文隆皇帝還是被替換了那個廢柴,都還只是皇子不是帝王,但那又有什麼區別呢?
皇帝或許有賑災的心,但他不懂如何賑災,下面的官員也不會盡心賑災。
皇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寺廟燒香拜佛,求佛祖保佑。
這可不是胡說,原劇情中,中原多地大旱,被絕無神替換了那貨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去寺廟齋戒誦經、燒香祈雨。
馬勒戈壁,你以為廟裡住的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麼?
人家住道觀的好不好!
原劇情中這場水災如何解決的?
聶風向雄霸要了一百萬兩白銀用於賑災,代價是五年內盡一切可能幫雄霸打天下。
一年二十萬,看起來很廉價,但把白銀變成藥材、糧食、布匹、農具,逐一分發到流民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數倍於此。
換句話說,這場水災最後是天下會擦的屁股。
……
聶風和斷浪混在流民中,這幾日,他們看到了不知多少人間慘劇,凍死、病死、餓死,有的賣兒賣女,有的甚至易子而食。
這些事情寫在書本上和親眼見到,給人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可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聶風只有一身能夠被稱為“少俠”的武功,別的什麼都不懂,只能眼睜睜看著人死在自己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