婠婠和師妃暄的了結之戰結束了,隨後便安心在終南山清修。

呂雲澄同樣不管外界如何變化。

就連廝殺連連的江湖武林,似乎都進入了沉寂,把世界的主題重新還給了戰爭。

寇仲和李世民一南一北,分別領兵出征,擊敗一家家的勢力,收服一位位的手下,佔據越來越大的地盤、越來越多的人口。

劉武周、宇文化及、李密、竇建德、王世充先後被擊敗,整個中原大地,有資格爭奪天下的,只餘下了兩家。

北邊的李唐,南邊的……明!

李唐早就已經稱帝建國,寇仲當然也不能落後,同樣稱帝建國,根據呂雲澄的建議,把國號定為“明”。

北唐南明爭得激烈,草原之上也是血戰連連。

石之軒不是什麼安分的人,在突破了精神上的魔障,成功統領大明尊教之後,連續在草原上挑起紛爭。

吐谷渾、鐵勒、羯族、回紇、東突厥、西突厥打成了一團。

畢玄有心出面調停,但不管是武功還是智計,都弱於石之軒,最終也是無功而返。

這些戰爭並非沒有好處,隨著打的越來越激烈,數不盡的小部落被掃平,稍大一些的部落也越來越弱,草原甚至有了一統的跡象。

在石之軒的算計下,就連畢玄都不得不提起“阿古施華亞”,帶領突厥鐵騎衝鋒陷陣。

鐵勒最先被突厥鐵騎攻破。

此後被攻破的是吐谷渾王庭,吐谷渾可汗戰死,王子伏騫帶領殘兵敗將逃到了漠北。

再然後覆滅的是羯族粟末部的“小長安”,“龍王”拜紫亭被“武尊”畢玄挑殺,“天竺狂僧”伏難陀投降。

中原進行最終決戰的時候,草原主要的勢力,也只剩下東西突厥兩家。

雖說還有別的勢力,雖說東西突厥的矛盾永遠無法化解,雖說突厥鐵騎早就已經疲憊,但不管是頡利還是突利,全都沒有停手的意思。

長久的廝殺讓整片天地都充滿了凶煞之氣,呂雲澄甚至有了一種觀看“植物生長”的感覺。

如果說世界是一顆大樹,人群就是那數不清的葉片。

大樹用自己的能量供養葉片,葉片落在地上,腐爛朽壞,重新歸於大樹。

從八王之亂至今,三百多年時間,近乎全部都在打仗,讓這棵名為“大唐雙龍傳”的樹充滿了傷痕和疲憊,就像是經歷了深秋寒冬。

可只要渡過寒冬,便是重新萌芽的春日,就是生機勃勃的復甦。

呂雲澄坐在終南峰頂,從另一個角度觀看世界,對於生死、輪迴、世界的理解,也越來越高。

同樣的,隨著天地間的煞氣越來越濃郁,魯妙子推算戰神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就在寇仲擊敗李唐先鋒大軍,陣斬李元吉的那一天,魯妙子終於算出了戰神殿下一次出現的準確時間準確地點。

呂雲澄並非一點動作都沒有。

去了一趟西域,從無雙國借到了雙修大法。

去了尚秀芳說的那處地方,尋到了葉孤城留下的那壇百年陳釀,以及一道劍意凝而不散的劍痕。

去了一趟東溟派,為宋師道訂製了一把“霜之哀傷”,連帶著為獨孤鳳鑄造了一把“火之高興”。

……

這一年,是戰神殿即將出世的一年。

這一年,寇仲的大軍也終於到了長安。

“得楊公寶庫可得天下”這句話並非是完全的空話,至少在此時就非常的正確。

楊公寶庫在長安躍馬橋下,裡面有一條直通城外的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