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雲澄這一劍快到極限,甚至連人都已經潛藏在了劍光之中。

觀戰眾人心中驚駭,尤其是宋智,他號稱“地劍”,但他的劍法,和呂雲澄這一劍比起來,簡直慢如蝸牛,不值一提。

失落過後,隨即又是大喜。

呂雲澄把這般絕劍都傳給了宋師道,豈不正說明宋師道是他的衣缽傳人。

只要宋師道勤學苦練,日後成就大宗師境界,便足以讓宋家獲得至少一甲子的安穩。

呂雲澄的劍確實快,但如果只是快,絕對瞞不住宋缺的眼目。

宋缺把手中寶刀橫在胸前,擺出一個和呂雲澄上一劍頗為類似的招式。

只聽得“叮”的一聲,刀和劍對撞在一起,緊接著便是一連串的狂攻對招。

兩道人影在磨刀堂廢墟中追逐無定,以驚人速度閃挪騰移。

刀鋒、刀身、刀柄、刀背、刀腹、刀面、刃面、刃線、刀尖、刃緣、刀肩、鋒線、鋒面,天刀每一部分均變成宋缺制敵化敵的工具。

雙方奇招迭出,以快對快,沒有半絲遲滯,均是隨心所欲的此攻彼守,緊湊激厲處又隱含逍遙飄逸的意味,精彩至難以用言語形容。

“老宋,你這一招叫什麼?竟然能擋我如此快攻?”

“這是我自創‘天問九刀’的第四刀,‘增城九重,其高几裡’,呂宗主覺得如何?”

“好刀法,再接我這一劍試試!”

呂雲澄劍勢一變,六斤四兩的白雲劍好似重若萬鈞。

對於強者而言,舉輕若重不算什麼,但呂雲澄出手之時,竟然還加了一層舉重若輕。

看似是在脫褲子放屁,但極致的矛盾感卻讓宋缺再也難以施展“增城九重,其高几裡”,只能隨之變招。

快慢攻守四絕劍之慢劍——伏土千化!

寓快於慢,大巧若拙,雖不見任何變化,但千變萬化盡在其中。

宋缺的“天問九刀”中也有類似的招式,不過他並不準備以慢對慢,而是收刀回鞘,兩手下垂,自然而然生出一股龐大無匹的氣勢,緊罩呂雲澄。

哪怕沒有練過刀的也明白,宋缺再次拔刀的一刻,必然是無堅不摧、轟天動地的駭人強攻。

天問九刀——天式縱橫,陽離爰死!

宋智道:“若是以慢對慢,大兄這一招蓄力為之,卻是勝過呂宗主那一劍。”

宋師道搖了搖頭:“不,師父那一劍還有變招,若是爹只以這一招應對,則必敗無疑。”

寇仲雙目一亮:“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莫非師父也在蓄力?”

宋師道點頭應道:“沒錯,潛龍在淵,陽之深藏,飛龍在天,所向披靡。”

不等宋智繼續發問,宋缺已然出刀。

“鏘!”

天刀出鞘。

快,無與倫比的快,速度絕不亞於那招“閃電驚鴻”。

在眾人的感覺中,宋缺拔刀之時,天刀卻早已離鞘劈出,化作閃電般的長虹,飛掠過兩丈的虛空,劈向呂雲澄。

周遭所有的氣流都似被宋缺這驚天動地的一刀吸個一絲不剩,一派生機盡絕,死亡和肅殺的駭人之意。

刀氣牽引之下,“伏土千化”的劍意猛然改變,好似從地下飛出一條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