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十八掌!

諸天萬界最有名的掌法,沒有之一。

哪怕沒看過金庸,沒看過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也很可能聽過這個名字。

即便是“如來神掌”,在名氣方面,也要遜色降龍十八掌一籌。

降龍十八掌招式簡單精煉,要點在於運勁發力,以呂雲澄的渾厚根基,早就已經參悟精熟,只是還沒有在正式戰鬥中使用過。

一般而言,這種初學的武功,絕不能在高手對決中使用。

但一來呂雲澄手段眾多,出現意外也能扳回來,二來則是名字相剋,佔據一定心理優勢。

大凡學武之人,性命都在刀口上打滾,最講究口彩忌諱。

“金毛獅王”謝遜和“紫衫龍王”黛綺絲廝殺的時候,以“屠龍刀”克“龍王”來打擊黛綺絲的氣勢,黛綺絲則是馬上以“殺獅杖”來還擊。

因名字相剋而死的傳說,也不是孤例。

比如:“鳳雛”龐統死在落鳳坡;“銀錘太保”裴元慶死在慶墜山;楊家將的楊業死在兩狼山虎口嚼羊峪。

如今呂雲澄要用“降龍十八掌”對付“青龍老大”,心理上自然是佔據了幾分優勢。

當然,這種優勢只是嘴皮子功夫,手上功夫不夠硬,是萬萬不行的。

青龍老大笑道:“倒要看看你怎麼降龍!”

“等會兒,先把人家姑娘送回去,天寒露重,生病了怎麼辦,讓女下屬送啊,別占人家便宜。”

“你還真是憐香惜玉。”

“不,我只是不喜歡牽連無辜。”

……

樹林。

呂雲澄和青龍老大相隔十丈站定。

對於輕功高手而言,這個距離並不算遠,可一旦飛掠過度,就會減少蓄力出招的時間。

換而言之,兩人對於身體和真氣的操控必須極致完美,才能保證不會剛剛出手,就落入下風。

重修後的嫁衣神功如臂使指,再加上玄功要訣九陰總綱等心法的參考,呂雲澄對於真氣的操控,絕對是當世最最頂尖的。

別說青龍老大,便是玉羅剎、吳明,在這方面也未必能勝過呂雲澄。

肩膀一晃,大步邁開,左手一劃,右手呼的一掌,推出一招“亢龍有悔”。

這是降龍十八掌的第一招,也是降龍十八掌的核心,抬掌若霸王舉鼎,進掌似巨人推山。

兩人相距足足十丈,呂雲澄這一步不過才邁出三丈左右,便是功力再怎麼強悍,也不可能推出七丈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