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寺,本位面中的佛家祖庭,據傳也是天界傳承,留之弘法人間,故名弘法寺。

其方丈大悲,在正道之中的地位並不比秋無際低多少,由於宗教屬性,在特定人群心中的地位還超過秋無際,總體也比謝九霄高。但佛門低調,不像秋無際那麼光芒四射,故而在秋無際的光芒掩蓋之下不顯山不露水。

曾經秋無際說過她的金鐘罩功法來源,是捉了一個佛門叛徒,送到大悲方丈手裡——別看此役秋無際看過了佛門秘傳金鐘罩,大悲也不敢向她追討,好像很慫似的,事實上能讓秋無際親手送人過去以示尊重,這地位已然不凡。

不去追討,無非善緣。秋無際看都看過了,還能咋滴?

一笑而過便罷。

在當初秋無際炎千烈之戰中,正魔兩方被形勢推著變成了正魔對立大戰,弘法寺作為正道魁首之一自然也是逃不過這番天數的。秋無際被舉為正道盟主,大悲和謝九霄一樣都是盟友之一,和秋無際並肩作戰過。

只是整場戰役之中發揮不多,倒不算他們的鍋,純粹是楚戈的筆墨沒怎麼分配在他們身上而已。那段時間又要寫秋無際又要寫楚天歌,反派那邊炎千烈無骨老人什麼的一大堆,身邊還要寫內鬼,劇情哪裡分配得過來?自然要有主次。

其實在筆墨之外自我衍生的劇情裡,佛門高僧降妖除魔也是不少的,為當初那場決戰旳勝負也出過不少力。

大家的淵源並不淺,加上楚戈選擇了他們的金鐘罩來修行,就更親近。結果這次反而是幫著炎千烈找上門來,敵我顛倒,秋無際卻也沒意見……

原因很明白,大悲和他們一個級別,還是宗教屬性,窺破天機者必有他一份,沒有才奇怪。只不知他是何想法,這是必然要走一遭的。藉由炎千烈這個理由上門,正好觀察。

想到這裡秋無際還是很佩服楚戈的,他幾筆新增劇情,一石多鳥,用意連線書裡書外,有點下棋者的意思了。

既然楚戈是這樣的想法,那他倆這次行動的最佳方案明顯是裝作炎千烈的隨從,任由炎千烈鬧事,近距離看戲、隨時掌控情況的,而不是拎著小火苗過來自己站在臺面做出頭鳥的。

所以楚戈讓炎千烈變成小火苗拎著,無非只是敲打敲打,炎千烈似粗實精,一眼明白“天道”敲打的意思,所以賠笑陪演,而不純粹是因為有求於人。

都是人精。

她秋無際自己也是……大家沒有半句交流,所有意思洞若觀火。

從現世的財米油鹽中回來,秋無際還是覺得這裡習慣點。

那邊之所以好,只是因為有他。

而現在這裡也有了。

…………

炎千烈威風凜凜地站在山門外,打量著巍峨的寺院。山門前站著幾名知客僧,看似要上前問話,瞳孔卻驟然收縮,露出驚恐之意:“炎、炎……”

炎千烈哈哈大笑,提氣縱聲,全山迴響:“炎千烈拜山!”

宿鳥驚飛,群山震動。

四處山頭隱現寶光,潛修的高僧都被驚起。

炎千烈拜山!

知客僧人都嚇麻了,感覺太陽從西邊升起來的樣子。

在被秋無際擊敗之前,炎千烈是絕對的魔道第一人,蓋世兇名能止小兒夜啼,和弘法寺絕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者!

這魔頭竟如此猖狂!居然帶著兩個隨從大搖大擺的直接拜山!

知客僧們甚至不知道怎麼評價這種事情,他來幹嘛?

炎千烈哈哈大笑,極為舒暢:“怎麼,某聞佛法普渡,眾生平等,怎地炎千烈見不得佛?”

太爽了,他自己都沒有想過可以這麼牛逼哄哄地踏上弘法寺的山門,這種感覺真舒暢。

要是平時,就算想進弘法寺搞事,也是偷摸摸的暗襲,哪敢這樣光明正大上山啊,他再強也難敵四手,一群和尚湧上來可是會死人的。但這次不同啊,天道跟在身後裝隨從呢,還有誰!

便聽山中寺內傳來蒼老的人聲:“炎施主有向佛之意,敝寺上下不勝歡喜,如見般若。”

“鐺”沉重的鐘聲迴盪在夜間山寺,悠悠飄傳。

山門洞開,接引金光直迎出門,道旁鮮花綻放,綠樹婆娑,如同迎客。

炎千烈怔了怔,低聲道:“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