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山鎮的一座鄉間別墅裡,一對中年夫婦傻傻愣愣看著電視上的新聞。

自從知道陳詢當了冤大頭,花了十萬塊錢買兩隻羊回來,陳大仁和高玉蓮就對自己的兒子徹底“心灰意冷”。

是個好孩子,人也聰明,就是做生意有點呆,和院子裡的那兩隻羊一樣呆。

陳大仁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對多少個不眠之夜,都在暗中叮囑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多給兒子創造一些財富,以免他敗光家產。

沒想到啊!

是真沒想到,事情竟然還會有反轉!

在電視臺的採訪中,陳詢毫不避諱自己大學生的身份,以及創業所獲得的收益,具體的數字在他口中說出來甚至還略微“美化”了一下。

短短半個月就收到了三百萬的演出定金,這個金額甚至上記者都感到了驚訝。

想要新聞流傳的廣,內容越勁爆越好。

一個才上大二的學生,拿著十萬塊錢,一個月不到就賺到了好幾百萬,把手裡的資金翻了好幾十倍,怎麼看這都是一個爆款新聞。

“就目前來說,這個行業還是一個藍海,擁有廣闊的前景。所以說,並不是我的能力有多強,點子有多好,作為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總是會額外獲得一些市場的獎勵。”

採訪結束前,陳詢用這句話作為結尾,電視臺播報的時候也留下了這具暗示意味比較濃的陳述。

“江城經視直播”切換的最後一幕,陳詢坐在辦公室的老闆椅上、身體微微前傾,嘴角帶著幾分自信,少了一些成熟,多了幾分年少輕狂。

“還是太年輕,不管賺了多少錢也不該往外面亂說啊!”

陳大仁搖了搖頭,隨即臉上卻又帶起歡喜和興奮,拿起手機給親朋好友們打電話,只說一件事情——記得明天早上起來看八點鐘的“江城經視直播”回放。

人家問他為什麼,他也只是笑呵呵的不說話。

“瞧你這樣子,臉都要笑開花了!”高玉蓮明明自己也很興奮,還要嘮叨一下丈夫:“你這麼做會不會不太好,大家知道了會說閒話的。”

“什麼閒話?我這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快樂!”

陳大仁繼續打電話,恨不得現在就在屋頂裝一個大喇叭,告訴全鎮的人,自己的兒子上了電視。

他們這一輩的人,對於“上電視”這種事情還有一種莫名的崇拜,甚至認為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其實不用陳大仁打電話到處通知,只要現在守在電視機前收看“江城經視直播”的人,都看到了這個訊息。

包括陳婉潔一家人。

“這是你那個同學吧?上次在我們家來過。”

陳婉潔父母瞪大了眼睛,朝她的房間喊了一句。

“誰啊?”

“陳詢!好像是叫這麼名字吧!”

陳婉潔趕緊開啟房門跑出來,此時新聞已經接近尾聲,只有一瞬間的畫面,但她還是一眼就辨認出來。

“是他!詢哥上電視了!”

她表現的十分興奮。

“一個月就賺了幾百萬,這錢給我一輩子都花不完!”陳爸一臉的感慨羨慕:“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厲害了,腦子都是怎麼長的!”

“不會是吹牛的吧?這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哪能這麼容易?”

陳母還是有些不可置信,這個數字打破了她固有的觀念,讓她有種強烈的震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