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招募吏員!(第1/3頁)
章節報錯
熙寧四年對於很多地區的人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年份,因為熙寧新法在快速而兇猛的執行中,執行的過程之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備受折磨,尤其是農戶以及商戶,至於那些大戶們,雖然也在抱怨, 但他們底蘊深厚,自然還是扛得起來的。
但荊湖北路卻因為陳宓的開發計劃如同一把大傘一般,將諸多變法都被擋在了外面,給這裡留下一塊淨土。
然而這塊淨土上也而並不平靜,這裡在發生著熱烈而洶湧的變化,甚至比外面的變法還來得兇猛許多。
但不同的是,外面世界的人們不得不被新法鞭策著前進……嗯, 或許不該叫前進, 只能叫變化, 但在這塊淨土裡面,所有人的奔跑,是因為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努力去追尋。
熙寧四年,對於江陵府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因為在之後所有的成就都是基於這個年份。
比如說後來震懾天下的荊湖治安軍、後來執政能力最為高效的務局、以及在這個過程之中執行起來各類政策,比如菜籃子工程、蛋肉上桌工程這些,都成為後來者們的典範。
而這一年,陳宓低著頭,認真的給這些未來的大廈做下最重要的奠基。
熙寧四年六月,江陵府已經是進入了炎熱的夏季了,而江陵府在進行一場十分緊張的考試,這考試是為了招募各個務局的工作人員,江陵府對外公佈的是所謂的公務員招募考試。
熙寧四年年初,江陵府便提前頒發公告此事, 並將考試的內容彙整合為一本書,即是所謂的江陵府公務員考試參考書。
裡面涉及各式知識, 包括策論、數學、地理、歷史,甚至在裡面也加入了所謂的思想政治。
這所謂的思想政治卻是主要以說明江陵府的公務員該如何與民眾溝通,該如何文明執政,該如何廉政之類的內容。
這些東西倒是引起了江陵府仕林的討論,不過因為這不是科舉,倒也沒有什麼人提出反對意見,但其中招募標準的簡單化,卻是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所謂的招募標準簡單化,指的是這公務員的招募以考試成績為主,至於家庭出身之類的,卻是不做規定,也就是說,只要你學習了參考書,能夠透過考試,只要再透過一次面試,便可以成為江陵府的公務員。
這對於那些大戶的子弟吸引力不是很大,但對很多的貧寒家庭出身的學子卻是有莫大的吸引力,考進士當然是正途, 但想要考上進士,卻是千難萬難, 若不是成績才華十分的突出,卻是難有機會考上的。
而之前吏員的招募一來不多,二來也是要有機會,你沒有人推薦,沒有門路,想要當吏員也夠不上。
吏員相對比正式官員來說自然是大大不如,但正式的官員卻是來之不易的,要從幾十萬人之中脫穎而出,那是何其難得,這種難度便相當於後世的北大清華出身的學子去考了最頂級的中央選調公務員。
但這不代表吏員便是卑微的,在地區上,吏員掌握著基礎的執政權力,在百姓面前,這些人便是代表著官府,身份地位那可不低的。
所以,吏員一般會被當地的大戶壟斷,家族中的子弟若是讀書不太好,那總是要謀些出路的,那有比去當吏員更好的選擇麼?
或許有,但吏員卻是他們最願意去做的。
所以,對於貧寒士子來說,即便是吏員,也不是他們想當便當的。
當這一次江陵府卻是直接對貧寒學子開放了這條上升的通道,這如何讓他們不激動?
當然,大戶們也是有微辭的,但面對強勢的陳宓,卻是不得不忍氣吞聲,因為江陵府城門口,還遺留著京觀牌,那幾十上百的首級壘成的京觀,依然還留在江陵府百姓的腦海之中。
這便是陳宓為什麼一開始便要以雷霆手段的原因,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他去說服大多數人,那麼這種改革是絕難執行的。
從一開始,陳宓便用幾十上百個首級建立起來鐵血的形象,那麼之後即便有人有意見,也絕不敢以行動去反對,最多便是使人勸勸而已。
但江陵府的秦家、冀家,以及之後魯家也堅定站在陳宓這一邊的時候,大勢已經成了,陳宓想要幹什麼事情的時候,阻力其實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陳宓有很多的計劃想要執行,但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是,他需要有一個執行力非常強的公務員系統,之前的吏員他換了一批,也算是培訓出來一些,但那些別說對於荊湖地區,甚至是對於江陵府來說都是杯水車薪的。
陳宓想要在江陵府建立起來一支強悍的、有執行力的吏員群體,然後將其推廣到整個荊湖北路,以後還要推廣到整個荊湖地區,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政通人和。
當然,陳宓有沒有說出來的想法。
這個想法便是,他要打破江陵府大戶對於吏員系統的控制。
江陵府大戶上百年的經營,已經將這裡的吏員系統打造成為水潑不進的鐵桶,如果是外來的知府通判,他們是很難撼動這個系統的,也沒有必要去與他們作對,大家都和和氣氣的,也就差不多了。
不過這對於陳宓來說卻是不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