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恩,怎麼大蘇還沒有將試卷送過來呀?”

趙頊問道。

馮懷恩心下好笑,從殿試結束之後,趙頊便有些坐立不安了,時不時便要問起他這個事情。

不過倒也不奇怪,畢竟對於趙頊來說,他雖然登基時間也有三四年了,但這還只是他登基以來的第一次主持殿試呢。

嗯,按照所謂天子門生的說法,這批人可算得上是他的第一批門生呢。

馮懷恩心下這麼想道,但面子上卻是一點也不敢表露出來,趕緊道:“官家,估計蘇大人那邊還沒有編排好呢,要不老奴過去催一催?”

趙頊趕緊擺手道:“算了算了,等等吧,七八百號試卷呢,只有兩天的時間,的確是緊迫了些。

而且你過去也不合適,閱卷可是全封閉的,你要過去,被大臣知道了,到時候參你一本。”

馮懷恩趕緊點頭,他也不敢過去,若真是讓大臣知道了,參他一本, 說他要作弊之類的,到時候雖然官家可以來為自己說情, 但那些大臣可是要連官家一起批的, 反正無論如何, 總是不好的。

好在蘇軾沒有讓趙頊等太久,到得中午的時候, 蘇軾終於同密封官、閱卷官一起將密封試卷給送了過來,足足八百二十九份殿試試卷堆成高高的一堆,放在崇政殿的御案上。

趙頊暗搓搓摩拳擦掌, 坐在御椅上,手執硃筆,親自檢閱試卷。

“官家,殿試的第一名, 臣等商議,狀元取的是葉祖洽,第二名麼是上官均,至於原本的會元陳宓, 則是取在了第三名……”

主考官呂惠卿欠身稟道。

趙頊聽到此話, 覺得並無不可,便要點頭, 沒曾想蘇軾站出來欠身道:“官家, 臣有意見。”

趙頊點頭示意蘇軾繼續說。

蘇軾看了一下呂惠卿道:“官家, 臣認為,原本的會元陳宓, 可取為狀元。”

“嗯?”趙頊有些詫異地看了一下蘇軾。

呂惠卿是主考官, 可以推薦考生名次,但蘇軾是編排官, 在這個上面的分量一樣很重。

趙頊想了想道:“蘇學士為何推薦陳宓?”

蘇軾道:“因為臣覺得陳靜安的文章是為第一,因而取為狀元是最為合適的。”

趙頊想了想道:“蘇學士可以讀一讀陳宓的文章麼?”

蘇軾點點頭,取出試卷, 朗聲讀了起來。

趙頊靜靜傾聽, 待蘇軾抑揚頓挫的讀完,忍不住誇讚道:“這個人很有見識, 文章花團錦簇。最難得的是能夠體會朕變法圖強的用心。

這個陳宓的見識, 朕以為在是葉祖洽之上, 若是往常, 朕一定會取他為狀元。

但這一次既然主考官已經定了名次,朕也不好隨意更改,不過探花也是不錯的。”

谷焢

“陛下!”皇帝話音方落,蘇軾已是高聲反對:“臣以為不可,葉祖洽詆譭祖宗,怎麼可以做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