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一名還沒有真正步入仕途的人來說,要如何做才能夠阻止一項即將施行的國策?
這個問題便是現在陳宓需要面對的問題。
雖然在陳宓看來,這市易法的制定乃是呂惠卿,當在呂惠卿的身後,還有諸多的人在支援。
呂惠卿是條例司實際主持人不錯,但還有章惇、曾布、蔡卞、呂嘉問、蔡京、李定、鄧綰、薛向的共同智慧在其中。
或者說,是這許多掌握了莫大權力的人共同推動的。
國策這個東西,裡面參雜的便是集體的意志,以及……集體的利益。
所謂變革,只有少部分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舉措,大部分變革只是重新一個瓜分利益蛋糕的方案罷了。
這市易法便是如此。
原本的瓜分方式是商人在商業活動中獲利,朝廷透過徵收商稅獲利,朝廷十取其一。
但市易法卻是直接低價收購商人貨物,將商人的利潤幾乎給截留了。
甚至商人為了做生意,還得用房子車輛之類的東西去抵押。
如果還不上,還得被罰款,基本上算是敲骨吸髓了。
這樣的方式,贏家只有一個,便是朝廷了。
以前的方式是官不與民爭利,但現在卻是官取民之利,而民無利可圖了,但這些主持變法的人,卻是有大大利益。
現在陳宓想要去阻止這市易法,著實有螳臂當車之嫌疑了。
張載說了,要想阻止這市易法,便要得罪三人,一是座師呂惠卿,二是宰相王安石,三是大宋官家趙頊。
其實何止如此,他得罪的還有整個變法派啊!
世上的事情,歷來都是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
陳宓想要阻止市易法,但在王安石趙頊等人看來,這不僅僅是市易法的事情,而是整個新法的問題。
在王安石等人眼中看來,新法不是一個個法規組成,而是一個整體。
攻擊某個領域的新法,便是攻擊整個新法,便是攻擊變法,便是要對付變法派!
陳宓在考慮到這些因素之後,其實他內心是有些沮喪的。
想要和平的去阻止市易法,或者說推動市易法的修改,這個事情本身便是絕難完成的。
參與其中的人,基於種種考慮,他們不會輕易地去改變的。
對於呂惠卿這個主持人來說,改變已經定型的法規,而且是原則性的修改,意味著是對他的否定,也意味著是對整個階級的背叛。
對他來說,是危及到他的政治生涯的。
除非是所有人都共同提出,說他們自己的意見有商榷的地方,將諸多的責任給分散出去,才可能推動這個修改。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章惇、曾布、蔡卞、呂嘉問、蔡京、李定、鄧綰、薛向這些人,他們是市易法的制定者,也將會是市易法的執行者,也會是這市易法的受益者。
他們怎麼可能去修改對他們有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