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已經開始了,作為普通歌迷,大多都是聽旋律,看看詞,覺得歌好聽就是牛逼,不好聽就是垃圾,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七個三八個四。

所有人在聽完一遍後,臉上都有驚喜,好聽誒!

因為涉及到宣傳問題,博物館那邊要求許然不能立馬上傳《青花瓷》,等到展覽開始,才能上傳新歌。

於是乎,不少歌迷又過上了看影片聽歌的日子。

他們在迴圈歌曲,聽的是好聽,而現在,有一群樂評人和愛好歌詞的歌迷們在聽完後,覺得好聽,便開始立刻著手於分析歌詞,分析這首由許然之手,為故宮瓷器展所寫的曲子。

他們覺得國家的審美是沒問題的,所以這首《青花瓷》應該值得一篇樂評。

點選重放,優美的前奏響起,古笛,古琴等等樂器的聲音,立馬就營造出了一種煙雨江南的錯覺。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用歌詞營造畫面感,是許然至今很多歌都秉持的一個態度。

所以很多人,在聽他的歌時,都會自然而然的在腦補出一個故事來。

聽完第一句,不少人眉頭一皺,細細品味後,那勾勒青花,和筆鋒濃轉淡,也真的太有畫面感了吧?

他們甚至可以想象得到,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古典大師白鬚飄飄,面帶微笑,左手扶瓶,右手執筆,輕輕的在素胚瓶子上描畫。

畫的是一朵牡丹,然而後面接一句一如你初妝。

突然間,他們就覺得之前的想法是錯誤的,不該是一個老人,而是一個年輕人。

一個心有所屬的年輕人,他在瓶上畫畫,借物睹人?

歌曲繼續往下放。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好多轉化比擬和譬喻的手法啊!”有專業人士驚訝。

從一開始“瓶身描繪……”那一句和現在的嫣然一笑這兩句,都是譬喻,檀香和仕女圖那一句,又都是轉化。

“這個許然的文字水平真的不得了,一個理科生,居然能玩出這麼多花來!”

《青花瓷》的出現,再一次重新整理了很多人對許然的認知。

在震驚中,音樂還在繼續。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這一句讓很多人從對許然寫詞水準的震撼中,拉回到了歌詞裡。

“果然是有一段愛情啊,這個男孩子應該是邂逅了一位女孩子,但結果卻失去了她!”

這時,歌曲的高潮部分很快到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無數人立刻按暫停,目瞪口呆的望著那兩行字。

呈現在眼前的兩行歌詞,一共十一個字,但他們的內心卻只有兩個字。

臥槽!

“這詞真特麼絕了!”

搭配這一句的影片配圖,就是瓷器展覽的王牌,汝窯天青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