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3901。

此刻,在泡狀河系的星圖上。

它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

遺蹟星。

這是一顆位於烈陽星旁側恆星系的一顆行星。

就和太陽系的火星一般,按理說這是一顆有可能誕生出生命的星球,甚至在此刻的星球內部還能發現液態水。

地表上背對恆星的一面也有不少結晶的冰面。

可是,這顆星球卻依舊寸草不生,從高處眺望好似戈壁沙漠,生命在此絕跡。

但此刻,十幾艘巨大的飛船正停泊在這顆行星衛星軌道上。

這次遺蹟星出現的遺蹟引起了大批外星文明的好奇。

一般來說,每次在星域中發現遺蹟,附近幾個星球的考古學者都會嘗試向泡狀河系中,最古老的幾個神級文明發出請求。

希望他們可以透過自己漫長歲月的積澱,確認這顆行星的遺蹟處於哪個階段。

為泡狀河系的文明檔案,記下一筆過去的痕跡。

在泛南河系文明聯邦尚未建立的年代,這是各個文明並不相互通訊的年代。

在那個上古的年代,文明之間沒有信任,漫長的距離,不同種族的猜疑,以及隨時可能產生爆炸式發展的科技。

讓每個文明都成為了黑暗森林中的獵人,拿著獵槍小心翼翼地漫步在叢林之中。

暴露意味著打擊,打擊意味著死亡。

直到有一天,數個神級文明產生了交流,形成的光碟機散了整個泡狀河系的陰霾,從此黑暗的森林被星門和蟲洞所連通。

宣告黎明紀元來臨。

那段黑暗年代的歷史,成了所有泡狀河系的歷史學家都無比關注的焦點。

其中大致的歷史定點,只能由幾位古老的神級文明劃分出一個不太準確的時期。

然而這一次,情況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一艘外表漆黑的飛船內。

鬍子花白的奧斯本教授正帶著單片眼鏡,翻閱著手中的一冊古籍。

他和其他學者不同,奧斯本很喜歡紙質書,他經常這樣告訴其他人。

翻閱紙質書能讓我與古人共鳴,我不只是在看書,我還是在和古人留在書中的精神交流,辯論。

此刻,他的個人終端上沒有任何回應。

這一次,那幾位古老的神級文明人工智慧並沒有傳回任何訊息。

唯一能代表他們態度的。

奧斯本緩緩扭頭,只看見光幕中,在無數飛船最前方,一艘與眾不同的暗金色飛船正緊緊懸浮在哪裡。

這是達爾文明的飛船。

作為泡狀河系,為數不多加入了泛南河系文明聯邦的文明。

達爾文明早在五千年前就掌握了星際跳躍的技術。

穩穩佔據泡狀河系前十的文明行列之內。

以往,這種層次的文明根本不會參與到他們的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