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已到,請新人出新房!"

晨迎昏行的習俗,是為了給迎親留下更多的時間,讓距離較長的兩家更好安排時間,也能應付途中出現的變數,不至於影響到婚禮的儀式.

但如果兩家很近,途中又十分順利的話,一直在新房內"坐富貴",就顯得格外漫長了,所幸李清照閉目冥想了一段時間,又在心裡跟自己下了幾盤打馬棋,禮官的聲音就在外面響起.

相比起她安安靜靜的等待,李彥覺得結婚真的很忙,剛剛穩定好應天府的局勢,後面還跟著個不斷喊著要拜師的半大小子,這邊吉時就到了.

武松和魯智深可以說是水滸裡面最受歡迎的兩位好漢了,很少有人不喜歡他們,李彥也不例外,但今天顯然沒時間跟他多聊,稍加安撫後,"佐命"坐上鷹兒飄然離去,專注力重回本體.

此時他手執木笏,來到新房外.

紅綠綵緞準備完畢,被綰成同心結,一端掛在木笏上,另一端搭在新娘子手裡.

然後李彥倒行,蓋著大紅頭巾的李清照面相向而行,新郎牽著新娘,一起來到中堂,這個過程稱作"牽巾".

"牽巾"完畢後,由家中的姑嬸用機杼,挑開新娘的大紅頭蓋,兩人開始正式參拜林家祖先牌位,然後再向林元景和李氏拜下.

這就是後世最熟悉的拜堂成親了,但也是從宋朝才開始有的婚禮環節.

拜堂一詞,實際上在唐朝婚禮上就有,所謂"雙杯行酒六親喜,我家新婦宜拜堂",但這種拜堂,指的是第二日的"婦見舅姑(公婆",與後世所熟悉的三拜是不一樣的.

真正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就是從北宋開始有了形式,到了後世成為中式婚禮的標誌.

"好!好啊!"

此時看到兒子和兒媳拜下,林元景滿臉都是笑容,李氏更是感到無比欣慰:"我兒終於成家立業了!"

她都害怕這兒子特立獨行,不娶妻子了,萬幸的是如今終於結婚成親,所選的媳婦也很好,真是列祖列宗保佑.

在中堂內兩拜結束後,李彥牽著新娘子,又重新回到新房裡面,再進行最後的夫妻對拜.

李彥看著這個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新娘子,心中有些歉然,他在其他事情上都問心無愧,唯獨男女之情上始終沒有心動,之前對於成親態度消極,也正是因為這般.

現在成婚,更主要的還是為了這個世界所定下,那個改天換地的大目標,雖然說古人本來就沒什麼自由戀愛,成親往往都是如此,但他終究覺得有幾分抱歉.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我所能做的,就是不將這場婚姻當成單純的政治婚姻,履行好丈夫的責任了."

李彥拜下.

李清照看著這個文武雙全,大義大勇,光復燕雲,人人稱頌的夫郎,心思倒是很簡單.

若說有什麼愛戀,她同樣也談不上,但書院裡的幾次接觸,覺得跟這位私下裡性情很恬淡的郎君在一起十分舒服,這已經是許多媒妁之言的夫婦難以企及的了.

再加上對方這般英才,簡直是最完美的夫郎人選,她只覺得自己如小黑所言,是十分幸運的娘子.…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辨通,此六列也!我要做一位好妻子!"

李清照拜下.兩人拜完之後到了床榻上端坐.

雙方的禮官出面,不少親密的賓客也進來,把金銀線\彩錢\雜果往帳裡四處拋撒,然後眾人一起高唱《咒愿文》:

"今夜吉辰,林氏兒與李氏女結親,伏願成納之後,千秋萬歲,保守吉昌.五男二女,奴婢成行.男願總為卿相,女即盡聘公王.從茲咒愿以後,夫妻壽命延長!"

"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