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這位大明皇孫從小就心繫江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到這裡,楊金水都忍不住露出讚歎之色。
胡宗憲確實是治世能臣,短短數年間,大明哪怕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嚴黨的亂攤子已然被收拾得七七八八,民間得到喘息,《治安疏》裡家家皆淨而無財用的百姓,正在飛速變少。
更讓楊金水佩服的是,胡宗憲還能壓住兵部,不讓出關打俺答汗。
雖然軍中已經有不少等著立功的將領,對於這位首輔不滿,其中甚至多有昔日的部將,但有俞大猷和戚繼光鼎力支援,胡宗憲對兵部的掌控就穩如泰山。
再加上俺答汗部越來越慌,近來派遣使者入朝,放低姿態覲見陛下,也讓群臣意識到按兵不動的好處。
只要大明強盛,韃子自然惶惶不可終日,最妙的是,開放互市後,那些蒙古人還越來越依賴中原的貨物,想要恢復到以前的生活都不能了……
這些見解,楊金水都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跟小世子掰扯,並且要儘可能跟那些大儒臣子用不一樣的語氣,多多吸引孩童的關注。
但小世子聽著,始終波瀾不驚,偶爾詢問幾句。
不知怎麼的,楊金水反倒緊張起來,語速也越來越慢,變得字斟句酌。
最終,小世子露出笑容,頷首道:“百姓安居,我大明變得越來越太平,真好啊!”
“是呢!是呢!”
楊金水附和著,心中對於自己的表現暗暗不滿:“怎麼跟一個三歲的娃娃談論國事,居然還失態?不過這小世子也太老成了,聆聽朝局時沉思的目光,比起王爺都像王爺呢!”
正這麼想著,就見小世子打了個哈欠,憨態可掬地道:“困了,去午睡!晚膳前再喚我,今夜要入宮,陪皇爺爺修行呢!”
看著這位毫無壓力的小世子,楊金水把頭深深垂下:“是!”
……
“父皇真是喜愛他啊,三番五次招入宮中!”
聽到宮內又有內侍來請世子,裕王酸溜溜地道。
相比起自己的待遇,他真的有些嫉妒這個兒子,也太受嘉靖寵愛了。
不過看向手中一物,裕王又喜上眉梢起來:“幸虧得此子,孤的位置,才終於穩了!”
景王就藩了。
自從莊敬太子薨逝後,嘉靖一沒有繼續立儲,二沒有讓超齡的景王就藩,才讓群臣忍不住浮想聯翩,認為太子之位並不一定按照長幼來排。
而這樣的皇子,一旦就藩,遠離朝局中心,便是塵埃落定,說明嘉靖對於景王是徹底放棄了。
更讓裕王喜悅的是,景王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在王府內瘋狂叫罵,甚至要醉酒後毆打自己的世子,監視的錦衣衛趕忙上報,嘉靖勃然大怒,已經令其速速離開京師。
不知道是不是裝的,在大鬧過一場後,景王突然倒下,一病不起,但嘉靖還是心腸極硬地將他驅趕出京,送往藩地。
路途遙遠,一路顛簸,如果景王是真的病了,是根本吃不住的,不死也半條命去了,裕王心頭的大石,徹底挪開了。
雙喜臨門的是,景王府如今已經搬空,裡面的許多珍奇之物,宮中卻是賞賜給了裕王府。
看著內廷送來的長長禮單,裕王眼中露出火熱之色,口中喃喃低語:“好寶貝啊!四弟當真會享樂!”
李妃見了眼中浮現出憂色,低聲勸道:“王爺,景王之物,或可婉拒……”
裕王聞言,臉色猛地一沉:“這是御賜之物,昔日你父封侯時,你拒了麼?”
“是妾身多言了!”
李妃趕忙拜下,嘴唇輕顫,不敢再言,將後面的話統統嚥了回去。
雖然裕王府相較於景王府極為簡樸,生活中沒有花天酒地,走馬章臺,但作為枕邊人的李妃知道,這位王爺只是壓制,並非是不想。
歷史上裕王登基為隆慶帝,馬上一改謹小慎微,變得縱情聲色,為了滿足慾望,不斷向國庫提取鉅額銀兩以供御用,屢次被內閣勸諫,卻也屢次不聽。
他不僅在國庫裡面伸手,還大興織造,派遣太監長期駐在蘇杭,地方官員必須給這些太監定期奉送常例,如果給不夠,就是“礙妨御用”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