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念頭通達,膨脹不已,然後遇到一位讀史書的鳳姑娘(第1/3頁)
章節報錯
「怎麼還在收拾?」
趙文華匆匆回到內宅,見到僕從來去搬運,婢女清點財物,頓時皺起眉頭:「我不是吩咐了,快些上路麼,你們在拖延些什麼!」
妻子迎了上來:「老爺催促得也太急了,京師的鋪子已經賤賣,家中再不留下錢財,回了浙江可怎麼過日子?」趙文華大怒:「你個貪財的婦人,當真愚蠢!是錢財重要,還是性命重要?到了江南,難道家中還會缺了你的用度?」他是浙江慈城鎮人,趙氏在當地也是士紳之族,頗有根基,因此在確定了嚴黨此次的風波已經平安度過,他就準備安排妻妾兒女跑路,先躲回老家去。
這著實有些做賊心虛,但嚴氏父子的手段,趙文華再清楚不過,不管是囂張跋扈的嚴世蕃,還是老邁溫吞的嚴嵩,都是一等一的陰狠,一旦被發現此次通倭罪名,是自己在背後弄鬼,那全家的下場都勢必悽慘。
聽了喝罵,妻子心不甘情不願,吩咐下人,加快速度,趙文華則來回踱步,眉宇間全是焦慮。
好死不死的,心腹僕人前來稟告:「老爺,那毛海峰退了客房,四處都找不到,怕是出了京師…」
趙文華捏緊拳頭:「該死的,這群賊子跑得倒快!」此番汙衊鄢懋卿和羅龍文的倭寇,是汪直一方提供的,既然事敗,趙文華也想將那群想要招安的海賊拉下水,沒想到對方比起自己的妻子都要有見地,發現事態不妙,馬上溜之大吉。
所幸還是有好訊息的,很快又有心腹來報,奉上了家鄉的信件。
趙文華展開,前面大致掃過,看到後半段時,卻是瞪大了眼睛,又驚又喜:「家中田產,已至十五萬畝?」
他中進士是在嘉靖八年,後來授刑部主事,又認嚴嵩為義父,這些年間大多數都在中樞為官,對於家鄉的情況也只是書信往來,倒是真沒想到,已有了這般家業。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奇怪。
他成為首輔義子,權勢熏天,自然引來周邊鄉里的趨炎附勢,別的不說,投獻土地者恐怕就要趨之若鶩。
所謂投獻,就是將土地無償獻給皇親國戚,勳貴官紳,乍一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實際上這個行為還不是底層庶民能做的,恰恰是要中小地主,才有資格將自家的田地,獻給達官貴人。
至於原因,自然就是利用這些士紳階層的福利,逃避賦稅徭役了,遠的不說,嘉靖二十四年,明廷出臺的優免則例,特意確定了士人各級優免額度:「京官一品優免役糧三十石、人丁三十丁,以下遞減,至九品優免役糧六石、人丁六丁;外官減半;舉、監、生員優免糧二石、丁二人;致仕優免本品十分之七」
看上去比例並不高,實際操作起來,卻遠遠不止這個份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路。
….
不過王熙鳳雖有管理能力,眼光見識終究不長遠,沒有聽秦可卿的建議,趙文華雖然沒有政務能力,但這份為家族長遠規劃的格局還是有的,準備回去後,就把田產一轉,如果嚴黨敢造次,整個江南士紳都會奮起反抗。
這般一想,他的心定了,再催促了那吝嗇娘們,步履輕鬆地朝著屋內走去。
可剛剛進了房內,趙文華的身體就一哆嗦,感到一股寒氣撲面而來。
燈火不知何時熄滅,在夜色的映照下,隱約可以看到有一道身影坐於屋內。
趙文華反應不慢,立刻就要往後退,卻聽得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你要往哪裡去啊?」
"嚴世蕃?"
趙文華停住腳步,不可思議地瞪大眼睛。
黑暗中的身影身體前傾,露出一張滿是邪氣的臉龐。趙文華看著,覺得無比陌生。
以前他也見識過嚴世蕃兇惡猙獰
的面目,甚至親眼看過對方打死家中僕役時,雙手沾血的戾氣.……
卻沒有這般模樣,那眉宇間充斥著一股灰暗之氣,好似陰鬱的雲層下,伴隨著寒風的嘶鳴,灰暗的雪花打著旋落在地上,帶出一股泯滅生命的奇寒。
這種感覺…
不像是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