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背後的神仙靠山一併收拾!(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很快,他就發現,不出招不行了。
當轎子來到真人府的街道口,映入眼中的是一長排的車隊,竟是圍得水洩不通,衙役出面都維持不住秩序,還是錦衣衛十三太保整頓。
而再往前去,工部尚書歐陽必進更是早一步抵達,正在府門前與陸炳交談。
眼見嚴嵩從轎中走下,陸炳迎了過來,歐陽必進作為小舅子更是攙扶住他:“閣老慢行!”“姐夫慢些!”
“老嘍,不過身子骨還成!”
嚴嵩溫和地跟他們打招呼,嚴世蕃則冷眼旁觀,發現前來恭賀的,除了陸炳的門生外,也有不少反對嚴黨的臣子,眉頭頓時一跳。
再加上這座真人府還是他督促修建的,由於太多人盯著,嘉靖又極為重視,此次貪汙的銀子最少,心情再度差了幾分。
但當那道氣清神秀的身影步出時,嚴世蕃臉上露出的笑容反倒愈發真摯,親自把禮物遞上:“李真人,恭喜恭喜,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李彥平靜接下:“嚴侍郎客氣了。”
連小閣老都不願意叫,哼,待會有你不痛快的時候!
嚴世蕃恨得牙癢癢,偏偏開宴入席後,依舊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樣,待得嚴嵩的目光望過來時,才點了點頭,示意安排好了。
相比起尋常的宴會,吟詩作對,歌舞賞樂,此番卻有股別樣的清靜之感,李彥坐於主位,照例感謝了陛下的重視後,很快聊到了道家和醫家之法。
這還是嚴世蕃開的頭:“久聞李真人是道醫出身,醫術通神,我父年邁,久尋名醫不得,有李真人在朝,令我這當兒子的,可安心多了!”
陸炳微微凝眉,歐陽必進眼神也閃了閃,倒是李彥十分平和:“嚴閣老年至耄耋,身體已屬康健,只待向善求真,心平調養,可達期頤之年。”
期頤即是百歲之意,嚴嵩慢吞吞地道:“承李天師吉言!”
嚴世蕃則滿面歡喜:“有了李天師此言,我就放心了,不瞞天師,我曾聽陶仲文闡述道醫之說,覺得頗多妄言,可否請天師為我等解惑,以正視聽?”
陶仲文的名字一出,堂內頓時一靜,陸炳的臉色已經有些不太好看:“小閣老,今日不是求醫之時吧?”
“嚴侍郎一番孝心,倒也無妨!”
李彥抬了抬手,開始講解:“凡欲為道醫,必須諳素問、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表裡孔穴、本草藥對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周易六壬,尋思妙理,留意鑽研……”
“還須涉獵群書,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豈能知理?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更是盡善盡美……”
“如嚴侍郎所贈的文房四寶,我就十分歡喜,多謝!”
嚴世蕃眼神微變:“寶劍配英雄,李天師受得起,只是聽天師所言,這道醫當真是面面俱到,求的又是何物呢?”
李彥道:“醫師所求,無非上療君親之疾,下救貧賤之厄,中則保身長全,而我的道醫之路,則希望以博學、審慎、明辨、篤行之態,治身以治天下,壽國以壽萬民。”
陸炳道:“好個治身以治天下,壽國以壽萬民!天師大願,我等欽佩!”
眾人紛紛讚歎,乃至起身行禮。
李彥還禮,繼續就道醫的具體醫治手段做出描述。
眼見話題越來越深入,作客的群臣頗為驚訝。
這位以醫者身份成為天師,其實是很有些不可思議的,在許多人看來,有了如此尊貴的身份,應該就與以前的道醫劃清界限了,因此嚴世蕃提醫術,就是故意為難。
沒想到這位大方接上,看著態度,不僅沒有摒棄醫道之意,還要繼續推行?
這令許多臣子有些佩服,也令不少人冷眼觀之。
不過隨著李彥侃侃而談,尤其是舉起清茶,品茗閒談時,一股空明悠遠的氣氛縈繞席間,又衝散了戾氣。
如陸炳、歐陽必進那般公務繁忙的,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閒之感,比起寺院都要清靜。
就連嚴嵩都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絲感慨,已近八十歲的人了,還那般執著,是不是該放下?
唯獨嚴世蕃滿腦子都是算計安排,嘴角噙著幾抹銳利,半點沒有思過改變。
“來了!”
終於在他期待的注視下,朱仲匆匆走入堂內,湊到陸炳耳邊低聲道:“都督,萬聖公主要見李真人……”
陸炳有些不屑:“已經打入死牢了的囚犯,還想見誰?還能見誰?”
九葉靈芝草拿下後,萬聖公主和龍婆就再也沒了要挾的資本,現在只有乖乖伏誅罷了。
朱仲道:“她說有令太子還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