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面對這個強大的神禁,李彥的心頭不僅沒有絲毫氣餒頹然,反倒發揮出最強的水準,不斷試探,不斷進攻,無數光點開始明滅閃爍,跳躍震盪……

「嗡!」

沉浸在這樣的比拼中,不知過了多久,最先按捺不住的居然是神禁,一股無比兇惡的意念陡然從中勃發,化作一頭龐然的巨鳥身影,驟然撲出。

李彥眼前一花,就見八環相扣的神禁,竟化作八顆兇惡的頭顱,齊齊朝著他發出咆孝。

「吼——!!」

那恐怖的法力衝擊,好似能形成一個撕裂滄海的咆孝巨旋,久久不能平息。

也就在片刻之間,這股衝擊消失得無影無蹤,房內安靜下來,神禁間的對峙也停止了。

卻是小倩一個分神,因果業力停止催動,李彥連綿的攻勢也被中斷,神禁獲得勝利,倏然間收回體內。….

「剛剛那是何物?」

小倩胸膛劇烈起伏,駭然道:「主人,我感覺自己的魂,都要被吸走了!」

李彥臉色變得凝重:「從模樣來看,像是傳說中的九頭鳥……」

小倩奇道:「可剛剛那妖鳥的虛影,只有八個頭啊,為何是九頭鳥?」

李彥解釋道:「九頭鳥,本來有十顆腦袋,傳說中被周公旦命令獵師,射掉了一頭,也有一說,是被天上的神犬咬掉了一頭,剛剛的八頭鳥怪,有一個脖子也是斷裂的,上面的頭顱同樣是被咬掉的……」

九頭鳥,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怪鳥。

最初是神鳥,原型出於楚人崇拜的圖騰九鳳,隨著時間的推移,形象逐漸改變,從漢朝所載的「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開始,就是反面妖物了,等到了宋朝歐陽修的《鬼車》,裡面的記述已經極為生動完整:

「昔時周公居東周,厭聞此鳥憎若仇,夜呼命庭率其屬,彎弧陴遂出九州,射之三發不能中,天遣天狗從空透,自從狗嗤一頭落,斷頭至今清血流……」

自此九頭鳥的神話形象基本定型,本來有十個腦袋,被周公旦命令獵師射擊,只是射了三次都未中,還是上天派下天狗,咬斷了一顆頭,而那個沒有頭的脖子,就不斷地滴出汙血,是為不詳。

從此以後,但凡有九頭鳥飛過,人們都要吹滅燈火、放狗驅趕,否則魂氣就會被吸走。

而剛剛出現的,更偏向於西遊世界的

九頭鳥,這位萬聖龍王的駙馬爺,先是在祭賽國下了一場血雨,奪了明亮的佛珠,最終結局是被二郎神的細犬攛上,咬下一頭,負痛逃生,完全符合神話傳說裡九頭鳥的經歷,並不是亂編。

「是陶仲文得到了九頭蟲的精血,融入神禁之中?」

「亦或者他的前世,正是那九頭蟲?」

「如果真是九頭蟲,性情兇惡狡詐,倒也配得上,上輩子盯著舍利子,這輩子還以佛寶作為天師寶珠,當真是過不去這道坎了……」

李彥目光微動,將九頭蟲作為重點懷疑物件,開口道:「此次收穫不小,我們出去吧。」

小倩跟著他飄了出去,耳朵聳了聳,高興道:「赤煉姐姐回來了!」

李彥心想這稱呼,陶隱直接矮了一輩,走入廳內,就見風塵僕僕的陶隱和赤煉正在咕都咕都灌茶,見到他立刻起身:「公子,探得訊息了!」

李彥道:「如何?」

這對母子南下,是去調查多年前,陶仲文剛剛性情大變時,所做的事情。

赤煉率先道:「陶仲文離開蘇州後,直接在碼頭乘船,要去北俱蘆洲,漁夫連北俱蘆洲都沒聽過,最終一路兜兜轉轉,將他先送到了朝鮮,後去了倭國。」

陶隱接著道:「他去了倭國整整一年,才重歸朝鮮,想來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與倭人搭上了線,至於有沒有在那裡發生更多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聽到要去北俱蘆洲,李彥目光微動,九頭蟲的可能性更大一分,依舊心平氣和。

這個妖怪的實力,被很多人高估了,畢竟孫悟空和二郎神輪番上陣打一個妖怪,好像特別厲害的樣子。

但實際上,從原著的表現上看,九頭蟲的實力只能說一般,與悟空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面對悟空和八戒的聯手,架不住五七回合,靠著本相罕有抓走被驚呆的八戒,後來二郎神出場,九頭蟲現本相欲咬,被細犬竄出咬掉一顆頭,直接逃竄,還是二郎神放了一馬。

所以這位二郎顯聖真君登場的用意,並不是妖怪太強,更像是為了符合九頭鳥的原型設定,走了個過場。

當然,能在九九八十一難裡面擋路的,都不是易與之輩,能跟悟空和二郎神交手,就已經是大妖,李彥不會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只不過投胎轉世的話,實力又與前世有區別。

妖類最強的是強悍的身體和天賦,許多本事都是與生俱來的,而非後天學習的經驗,轉世投胎就很吃虧。

李彥分魂穿越,實力很快就能追趕上來,因為他靠的是學識、經驗還有一些努力,而妖族就算帶著前世的記憶,比如陶仲文前世真的是九頭蟲,卻是基本不可能以人類的身體達到大妖戰力的,除非他尋回前世的妖身。

如此倒也符合種種行徑,比如恢復記憶後,立刻想要去北俱蘆洲,比如用個神禁都那麼呆板,卻又將陶仲文今生的門人子弟根本不當人,稍有異心就爆成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