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陶仲文的前世是誰?(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六位嫡傳弟子中,範雪崖離去,郭弘經、王永寧、風澤子被神禁所殺,陶世恩催動天師寶珠隱有癲狂之相,典真嗣削陸炳陽壽大損陰德……
豈不是全員覆沒?
「莫非還有隱秘傳人?」
走向天師府的路上,李彥隱隱皺眉,覺得這個可能性也不大。
傳人和子嗣一樣,都必須講究一個「公」字,不見得公平、公正,但一定要公開。
私生子難以繼承家業,秘密的傳人難以繼承事業,名不正則言不順,那種突如其來的繼承者,又有多少人會承認呢?
所以陶仲文再冷血無情,至少也要留下一個傳人,否則他極力維護天師的地位,結果自己垂垂老朽,繼承者又全死光,到頭來圖什麼?
腦海中設想出幾種可能性,李彥已然到了天師府外。
他繞著府邸轉了一圈,目光就鎖定後院的位置:「不愧是道門魁首,自家的府邸還有福地靈區……」
自從神佛的各處道場消隱後,道門各派為了與塵世相隔,開闢了這些低配版的洞天福地。
這也是門派底蘊的體現,比如玉璇子改造的神樂寶船,內部就有福地靈區般的設計,如此本事是不外傳的。
李彥對須彌納芥子之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並且能透過天地元力的吸納,大致判斷一個靈區的級別。
目前看來,陶仲文府邸的靈區無疑是上層,比起朝天宮與神樂觀都差距不遠。
後兩者是皇家道觀,自開國以來一百七十多年的雄厚積累,陶仲文一代積累,就能到達如今的規模,顯然這些年間搜刮極巨。
這片區域顯然是不能硬闖的,李彥觀察片刻,視線轉回凡俗府邸,裡面生活著陶仲文的子孫。
陶世恩是陶仲文的第三個兒子,前兩子沒有修行天賦,同樣得了封賞,長子陶世同為太常丞,次子陶世良為太常博士,連孫子都有官職,長孫已是錦衣百戶,邁入官宦階層,富貴延續三代。
當然,這種富貴很不穩固,陶仲文究其根本,還是諂媚之臣,除非能延續天師輝煌,否則家世馬上衰敗。
事實上嘉靖駕崩,裕王登基為隆慶帝后,立刻對陶仲文進行清算,剝奪其所有諡號,世襲的榮賞統統收回,陶氏一族直接打回原形。
畢竟因為這位道士的「二龍不相見」理論,以致於裕王從小長大就沒怎麼見過嘉靖,估計早就恨得牙癢癢了。
現在都不用等到那個時候,陶府上的氣氛就沉重起來。
來往的僕從下人竊竊私語,還反覆提到了他:「自從那李真人被敕封,大爺和二爺臉上就沒露出過笑容!」
「可不是麼,陛下也太看重這小小的郎中了,連修天師府的銀子都要我們出……」
「老爺是天師,更是活神仙,還怕一個新封的真人?你們慌什麼!」
「可老爺很久沒有出來見大爺和二爺了,小少爺之前匆匆回來,也根本不理睬大爺的詢問,怎能不慌?」
經過耳識強化的聽覺,讓李彥很快得出一個情況。
關於如今京師內的風風雨雨,陶仲文的長子和次子大為慌亂,但陶仲文並沒有出面穩定人心的意思,依舊閉門修煉,對於這些不會修行的凡俗子嗣,顯然不太在乎……
李彥目露沉吟,突然道:「出來吧。」
身影一閃,赤煉來到旁邊,恨聲道:「陶仲文又對我兒下手了,他是不是真的以為老孃不敢血洗陶府?大不了兩敗俱傷,看誰更痛!」
李彥沉聲道:「拼得一拍兩散,最受傷的還真不見得是此人……」
赤煉怔住:「啊?為什麼?」
李彥將剛剛探得的情報簡單地說了一遍:「目前我還沒有找到陶仲文在意的人,無論是凡俗的子嗣,還是修行的傳人,他好像都只存有利用之心。」
赤煉咬牙切齒:「我妖族裡面,都少有這般惡毒的,這陶仲文怎麼變成這般模樣?用你們人的話來說……就是六親不認!」
李彥看了看她:「涉及私人感情的事情,我一向不願過問,但現在卻希望你回憶一下,當年認識陶仲文時,他是什麼性情?」
赤煉道:「眉清目秀,白白淨淨,被我揍了,很不服氣,再探五絕洞後又被揍了兩次,感覺和其他道士沒什麼區別,談不上多良善,但絕對不像現在這般惡毒!」
三十多年前,陶仲文四十歲出頭,若其駐顏有功,看上去年輕也很正常,至於赤煉在妖族裡面算是年輕,但按照人類的年齡計算,早就過百歲了,畢竟兩族壽數不同。
李彥又問:「那你們是如何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