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東海沉寂,我來醫治!東海無主,我便暫代!(第1/3頁)
章節報錯
「曇陽子和沖虛子那邊一定要盯緊,探索龍宮之事,還要這兩派頂上!」
「是!」
對於龍王三番兩次託夢,陶世恩也並非一點懷疑都沒有,但相比起朝天宮和神樂觀不敢貿然離去,天師出於正一道,嘉靖寵信陶仲文,他們就有資格將兩派當成衝鋒陷陣的炮灰。
想著原本地位尊崇的皇家道觀,只能在自己的命令下唯唯諾諾,那性格剛烈的曇陽子最終也不得不屈從,陶世恩就有一股陶醉感。
他還只是小天師,尚且不是道門魁首,父親陶仲文若是親至,又是何等威風?
「等此次龍王復甦,立下大功,到時候各宗莫敢不從之人,就是我了,哈哈!」
「弟弟在這裡做什麼美夢呢?」
正在暢想美好的明天,一道略帶戲謔的聲音傳來。
陶世恩轉過身,看到陶隱的臉,苦色瞬間湧上眉間,但再打量了一下,又隱隱露出一抹冷笑:「哥哥來了,《神霄法籙》練得如何了?」
陶隱露出讚歎:「其內通仙大道,法咒道訣,旁門左術,無所不包,當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弟弟先是割愛靈鶴,又奉神霄真傳,為兄有些愧不敢當啊!」
靈鶴被赤煉騎走了,陶世恩樂得眼不見心不煩,反正那鶴兒再沒心,只要「鎖靈環」在,就休想真的跟人跑掉,但聽到對方再度提及,依舊氣得直咬牙:「都是自家兄弟,我的不就是你的,區區真傳又算得了什麼呢?」
真傳不是那麼好練的,他從小在陶仲文的看護下,打內丹基礎,直到十二歲後,才開始正式接觸外法,陶隱這私生子半妖半人,法力駁雜,一上來就修煉《神霄法籙》,簡直是自尋死路。
等著對方瘋魔發狂,引來劫數,他一定要好好現身觀看,將這些日子受的委屈和恥辱,十倍奉還!
看著陶世恩帶著期待的笑容,陶隱同樣露出期待的笑容,然後道出此行的目的:「李道醫那邊有動靜了,他去了神樂觀的寶船上。」
陶世恩立刻嚴肅起來:「他要做什麼?」
「開爐煉丹!」
……
「此番煉丹,是為了醫治龍王做準備麼?」
當訊息傳出,錦衣衛的高層很快從明軍水師那邊趕了過來。
這段時間,他們可謂兩頭跑,既要顧及凡俗的明軍士兵,完成監督職責,又要滿足道門修士的需要,促成神道復甦的功成。
不過此刻登上船隻的一行人,步伐倒也澹定,只因為首是一位文士模樣的男子,溫文爾雅,風流個儻,若非左右是朱四和朱十二小心陪同,眼中帶著敬意,簡直像是進京趕考的才子。
此人正是十三太保中排行第二的朱仲,取的是兄弟排行「伯仲叔季」裡的「仲」字,乃是錦衣衛裡智囊一般的人物,人送外號智多星。
東海之事幹系重大,陸炳有意親自前來,卻是嘉靖不願讓這位奶兄弟擔責,只是派出十三太保,而智多星二哥一至,眾兄弟立刻就有了主心骨。….
聽了朱十二的詢問,朱仲就輕輕點了一句:「不可期望過高。」
朱十二立刻明白,自己說差了話,趕忙話鋒一轉:「是啊,李先生治好了杭州土地,已是大功一件,總不能把醫治神佛的重擔都壓在他的肩上,此次煉丹,只是煉丹,以備不時之需。」
朱四皺眉:「煉丹終究還是道門擅長,就怕那位小天師借題發揮,要讓李先生下不了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道醫短短時日,所作所為傳遍東南,震動京師,自要面臨壓力。」
朱仲澹澹地道:「不偏不倚,監察實情,才是我等謹守的本分,兩位弟弟不能忘卻。」
錦衣衛
的十三太保向來分佈各地,來到東南足足三位,已經過多,畢竟在這樣的大事上,軍事由李天寵全權指揮,神道由陶世恩一力推行,他們只是監督者,事後向嘉靖稟告來龍去脈,明確功勞和責任。
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絕對客觀,總有喜好偏向,朱四想到此生有機會真正號令六丁六甲,至今還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抽上一抽,更別提原本要被張經李天寵之事拖累,如今反倒立下功勳的朱十二。
朱仲正是看出他們偏向過於明顯,才會出言提醒。
他深知嘉靖的多疑猜忌,對於陸炳這般信任,交託大權,除了從小培養出來的情誼,兩次救駕的功勞外,還有一點就是,陸炳執掌的錦衣衛全心全意向著皇權,是真正的天子耳目。
完全沒有私心不可能,但要將私心也讓那位萬歲也能看得到,才是聖恩卷隆的保證,所以在嘉靖還沒有對李時珍這位道醫,表示出明確態度之前,錦衣衛怎能先一步偏向?
在二哥看似溫和,實則不容置疑的聲音下,朱四和朱十二暗暗嘆息,只能齊齊應聲:「是!」
三位錦衣衛的實權人物說話之際,四周的船隻都朝著這邊靠了過來。
連一向在中間行駛,突出領袖地位的太一寶船都慢下,十數道身影駕風飛至,為首的正是陶世恩、玉璣子等一眾正一道領袖,陶隱也跟在後面。
沖虛子和曇陽子出現,臉色冷澹地迎上,朱仲也帶著朱四和朱十二來到邊上。
眾人見禮後,陶世恩皮笑肉不笑地道:「醫師擅湯劑,也有煉製丹藥的本事,這位李醫師一向有驚人之舉,此時開爐,想必是要煉製驚天動地的靈丹妙藥了,我等十分期待!」
故意提高的聲音傳入,裡面毫無反應,陶世恩拂塵一擺,要往船艙內走:「此處雖是神樂觀的寶船,我等身為同道,旁觀的資格總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