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

「放!」

在砰砰啪啪,一片硝煙味道中,雙嶼港前負隅頑抗的倭寇,紛紛慘叫著倒在槍口下,即便是跳下水中,等待他們的依舊是滿餉明軍的鳥銃、弓箭和漁網……

很快,港口附近的海面上就飄滿了浮屍,在東南沿海橫行無忌,囂張無比的倭寇,也體會到了被人殺上家門口的滋味,看得大快人心。

但胡宗憲和徐渭立於船上,身臨前線,看著一面倒的戰鬥,臉上又沒有太大的喜色。

胡宗憲能藏得住心事,徐渭則是直接搖頭,輕聲道:「這樣的戰鬥力,遇上強大的倭賊,怕是大敗的,就是我明軍了……」

不是徐渭潑冷水,這實在是一場以多勝少,乏善可陳的戰鬥。

滿餉明軍的戰意倒是湧現出來了,但多年養成的習慣不是那麼好改的。

配合協調的能力,差得令人髮指,真刀真槍對拼時,都下意識地往後縮,感覺不對了再朝前衝,到了搶功勞時,又爭先恐後地往前衝,然後怎麼都喝止不住,此時就噗通噗通跳下海去,撈屍體,噶人頭。

即便戰時的倭寇人頭進行了調整,也有一百兩銀子啊!

這樣計程車兵,配備上好的鳥銃,以裝備壓制,自然能將島上為數不多的倭寇打得抱頭鼠竄,但遇上那些強大的倭寇,真的能戰而勝之麼?

胡宗憲清楚答桉,目光轉向一支奮勇爭先的隊伍。

尤其是為首的威勐將領,以一敵眾,刀刀致命,卻能閒庭信步,從容不迫,顯然是一位萬人敵的勐將。

此人正是俞大猷,刀劍槍棒,無一不通,武藝絕倫,連錦衣衛十三太保與其較量過的幾位,都心服口服,讚歎不已。

而早早將這位勐將調來浙江,也使得明軍有了一支拿得出手的先鋒部隊。

可惜人數還是太少,訓練時間更是太短,不足以獨當一面。

胡宗憲收回目光,開始權衡,很快眼中有了決斷:「我要去見李巡撫!」

張經作為六省總督坐鎮後方,李天寵這位也乘船抵達了。

這就是實幹的臣子與嚴黨的區別。

如嚴嵩的兩個乾兒子鄢懋卿、趙文華,嚴世蕃的幕僚羅龍文,都名義上到了抗倭前線,卻停留在了杭州,根本沒有勇氣乘船來到一線戰場。

胡宗憲之前還曾經猶豫過,要不要向如日中天的嚴黨妥協,被點醒後已經做出選擇,現在愈發堅定,要趁著這個大好時機,做出功績,簡在帝心!

李天寵立於大船上,看著島嶼上的戰鬥,儒雅的臉上同樣也沒什麼喜色,倒是見到胡宗憲的到來後,立刻露出親近的笑意:「汝貞來了!」

且不說胡宗憲背後的那位李神醫的救命之恩,單單是胡宗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穩住軍營大局,將兩人被擄後的傷害降到最低,張經和李天寵就大為領情。

….

讓徐渭稍候,胡宗憲來到面前,沒有絲毫居功自傲之色,一絲不苟地行禮:「下官參見李巡撫!」

「無旁人在,汝貞還這般見外……叫我子承兄如何?」

李天寵嘴上有責怪之意,心裡卻更高看對方,將胡宗憲拉到自己身邊,嘆了口氣:「這仗打成這樣,你是不是也不好受?」

胡宗憲苦笑:「巡撫慧眼……子承兄慧眼!」

在李天寵假意嚴厲的注視下,胡宗憲改了稱呼:「此次圍剿雙嶼港,已然取得大勝,我軍以戰養戰,培養出一股敢於拼殺的心氣,戰力還會提升,但短時間內,終究不足以創造出巨大的優勢,此前制定的掃蕩計劃,恐怕要加以調整……」

「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