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則開始掉頭,朝著遼陽府瘋狂逃跑,這就是逃兵,只知道往回衝,也不考慮到底會造成何等惡劣的影響。

“哈哈哈!殺!

完顏婁室一馬當先,放聲大笑,如烈焰般煊赫的氣勢,再度出現在女真騎兵身上。

被燕軍打得幾乎喪失的信心,又從遼人身上找了回來。

而原本遼軍的信心,或許能從宋軍身上找回來,但現在趙宋已經滅亡……

“這個雄踞兩百年的北方帝國,終究要被時代淘汰了……”

目睹這一

幕,曾經率領鄉兵鄉勇與遼軍大戰的李彥,多多少少有些感慨。

他雖然沒有旁觀全過程,但眼見關勝率領的鐵浮屠在燕軍前方開路,盔甲上都被鮮血染出了斑駁的顏色,就知道這支重甲騎兵暴殺了金軍。

金軍肯定是藉機示敵以弱,以潰散為誘餌,引出了遼人騎兵,反過來暴殺對方。

遼軍其實並不弱,是燕金兩國的一心奮鬥,抬高了軍隊的水平,以致於他們徹底跟不上時代……

“我兒!我兒!

遼人潰敗回府,遼陽府上的耶律得重,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身軀晃了晃,眼眶大紅。

他作出了警示,希望不要得到驗證,可惜還是事與願違。

耶律宗雲的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

耶律得重有四個兒子,長子耶律宗雲、次子耶律宗電、三子耶律宗雷、四子耶律宗霖,除了小兒子年齡還小,尚未及冠外,二子和三子都不太爭氣,三子更是引發了曾頭市慘敗,唯獨嫡長子文武雙全,沒想到此役死於金人之手,無論是父子情感,還是繼承人的痛失,都是巨大的打擊。

“王兄,王兄……我大遼,何時變得這般弱了?”

不過相比起天壽公主的泣聲,耶律得重即便受到了這般重創,都深吸一口氣,看向公孫昭:“公孫道長,煩請你統領‘璇璣道兵,,護遼陽府內部安定!”

公孫昭對於遼國內部的軍務並不干涉,省得越幫越忙,此時受到委託,立刻豎掌一禮:“請放心……貧道去了!”

公孫昭沒有打包票,因為他已經聽到,城內動亂的聲音。

遼國是標準的地廣人稀,至今全國人口加起來,只能與北宋末年兩浙路一路之地相彷,而在遼東地區,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就是兩府,遼陽府和黃龍府。

兩座城池外加的四周聚集的村落,有三四十萬人口,這個級別在中原都不算低了,在遼國更是超大規模的聚集地。

自然而然,裡面魚龍混雜,金國的諜細也早早混了進來。….

“我大遼基業,由太祖百戰而成,今天下土崩,天祚一味耽樂,不恤子民,強敵肆侮,師徒敗績,國家已是危如累卵……”

這是說給有文化的人聽的。

“災荒不發米,總是打敗仗,活不下去了,反了他孃的!

這是說給沒文化的人聽的。

“金國才是我等的歸宿,只要投靠大金,我們草原人才能過上好日子!”

這甚至是契丹人囔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