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走到哪裡,外戚死到哪裡(第2/2頁)
章節報錯
外面還在瞎猜,剛剛的鋪兵面色無比難看地返回,居然把守住了入口,對外呵斥道:“散了散了,瞎湊什麼熱鬧!”
眾人聽了這話,反倒是更不離開了,拼命往裡面瞅,就見到兩側的酒肆小廝匆匆出來,關上木門,之前的看客們擠在之間,大呼小叫。
這個陣仗更是讓人浮想聯翩,當場就有人叫囔起來:“快活林內到底發生何事,開盤了!開盤了啊!”
一群人湧過去,不放過每一次押注機會,但這回沒有持續多久,就一鬨而散。
因為一隊整齊的人馬從街邊出現,飛快地抵達快活林外。
被困在裡面的人不敢動彈,外面的圍觀群眾也變為竊竊私語:“快班弓手出現了,這是大案啊!”
快班弓手,就是俗稱的捕快,在各地縣衙都有,聽命於縣尉,緝捕盜賊所用。
而此時出現的,則是開封府的快班弓手,出面負責的,都是較為嚴重的案件。
眼見他們抵達,鋪兵如蒙大赦,迎上為首一位身材高瘦的綠袍男子。
剛要開口,綠袍男子就抬手製止:“進去說!”
聽了那冷峻的語氣,鋪兵渾身一激靈,趕忙躬了躬身,將人往裡面帶去。
男子大踏步走了進去,左手擺了擺,手下立刻分出十名捕快,接替鋪兵,將快活林的出入口把守起來,並且開始驅趕圍觀人群:“去!去!去!”
站得靠前的百姓,險些那粗暴的捕快推倒,忙不迭地往後退去。
李彥目光如炬,隔著人群往裡面深深看了幾眼,再打量了一下這些捕快的精氣神,微微點頭:“兩刻鐘時間就趕了過來,如果不是恰好帶隊辦事,這份應變速度相當不錯了。”
林三則慶幸不已:“二郎,幸好我們運氣好,否則現在困在裡面,恐怕就出不來,受那些兇惡的捕快盤查了,不過這快活林裡面,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啊?”
李彥轉過頭,看向街道對面的鋪子:“你對這裡應該比較熟悉,這些鋪子裡面,印象中最早就開著的,是哪一家?”
林三仔細看了看,伸手一指:“應該是那家酒肆,原本生意很好的,自從快活林成了固定的瓦市,這酒肆的客人就少多了。”
李彥嘴角微揚:“進去坐坐。”
等到兩人走入酒肆,裡面已經三三兩兩坐了不少人,議論的毫無疑問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若是坦坦蕩蕩,大家反倒沒興趣,越是捂得嚴實,就越好奇到底出了什麼情況。
而正當眾人議論紛紛時,掌櫃突然嗤笑一聲:“還用得著猜麼?快班弓手都趕來了,這陣仗一看就知道,出事的只可能是向三黑子!”
酒肆一靜,林三問道:“掌櫃的,向三黑子是怎麼個說法?”
掌櫃冷笑:“手黑,心黑,連腸子都是黑的,吃人不吐骨頭,可不是向三黑子嘛!他若不是有人撐腰,早被人拿了!”
有酒客笑道:“掌櫃的你還彎彎繞繞,向主事不就是太后的侄子嘛,庶出的也是侄子啊!”
掌櫃頓時閉上了嘴,只是拿著塊抹布擦桌子,那動作多少帶點個人情緒。
酒客們倒是興奮起來,眉飛色舞,議論紛紛:“如果真的是向主事出事,外戚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殺,這可是潑天大案啊!”
北宋汴京城內的百姓,對於皇帝的敬畏比其他朝代是要少的,官家這個稱謂有幾分親切感,宮內的訊息也經常往外傳。
比如宋仁宗好色,他跟后妃的那些風流韻事,就為老百姓津津樂道,而只要編得不是太過分,官府也不會理會,士大夫也在編各種文人筆記,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不獨是官家,各種皇室緋聞也很多,外戚自然更是議論的一環。
當今向太后,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有嫡親兄弟兩人,而這座快活林的主事也姓向,從開辦到穩定,短短半年時間,就將周圍的生意搶了個乾淨,還開辦賭戲博彩,若說他沒有深厚的背景,誰也不信,目前市井中流傳的說法,此人是向氏的庶出子,雖然在族內地位不高,卻也是向太后的侄子,勉強算是外戚,專門出來做生意。
宋朝商人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商人之子都能當宰相,外戚經商也不算特例,只是光天化日之下外戚被殺,那就是挑戰朝廷權威的特例了!
此時李彥透過窗戶,看向快活林的高臺方向,目光平和。
那位綠袍男子,則站在高臺正中,目光沉冷。
腳下是一具令人作嘔的屍體,開膛破肚,鮮血淋漓,脖子處纏著一物。
男子俯身下來,毫不嫌棄地摸了摸,冷聲做出判斷:
“他是被人勒死的……用自己的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