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武后:這個時候立功,是要氣死我麼?(第1/3頁)
章節報錯
夕陽西下,李彥回到內獄門前,大批賊人已經被押送過來。
不僅是卞國公府上那些與新羅暗通的泉氏族人,金良圖還從金府中搜出了不少罪證,緝捕了一批並不專業的新羅暗諜。
自從“佐命”熱之後,空下來的內獄,又變得充實起來。
眼見頂頭上司走過來,泉獻誠趕忙迎上:“李閣領!”
李彥看了看他:“接下來關係到你的族人,你要不要回避一下?”
此時泉獻誠已經在內衛入職,郭元振之前確實提到過此人,評價卻不高,本來是沒有資格入內衛實習的,可這次對方既然能表明忠心,就暫時吸納,以觀後續。
李彥並沒有特別意思,泉獻誠卻認為這是考驗,趕忙道:“我絕不迴避,請讓我協助徹查此案。”
然而他覺得自己已經下達決心,但真正見到平日裡相熟的族人,在淒厲哀嚎中被送入牢獄,泉獻誠的臉上還是浮現出不忍之色,旋即又意識到不能如此,不禁變了神色。
李彥道:“不必驚惶,大義滅親不是容易的事情,你沒有麻木不仁,對親族抱有同情也是很正常的,但你不能單單不忍於他們此時的慘狀,而是要仔細想想,這些人為什麼會落得如此境地?”
泉獻誠思索片刻,感激地道:“多謝李閣領體諒,他們陰謀犯上,確實是咎由自取,我泉氏當引以為鑑,好好約束族人,絕不犯此大錯,與三韓苗裔更要敬而遠之。”
李彥道:“謹記教訓,規正門風,能做到這點就很好了,但不必矯枉過正,你們泉氏還要安撫遼東,穩定大局,只需不再與新羅賊子有所牽連便是。”
泉獻誠咬牙切齒,痛恨不已:“新羅之地,本是弱國小地,高麗昔年就險些將之滅掉,是大唐將之保全,新羅不知感恩,還不斷煽動高麗百濟兩國遺民,鼓吹同族同裔,反抗大唐羈縻府州的統治,這等賊國兇民,必須滅之!”
“說得好!”
話音落下,一道附和聲響起,金良圖大踏步地走了過來,抱拳道:“李閣領,我等幸不辱命,抓獲三十七位新羅諜細,鎖定與他們相勾結的商隊,經過搜查已經發現了向新羅國內傳遞訊息的證據。”
李彥讚道:“金郎中真是我大唐能臣。”
金良圖聽得渾身舒泰,趕忙又行禮道:“此乃分內之事,當不得李閣領此贊,這位小郎君剛剛所言甚合我意,不知是?”
李彥介紹後,金良圖恍然:“原來是卞國公之子,幸會幸會!”
泉獻誠也聽父親提到過這位得李元芳賞識,一手提拔起來的五品親信,之前殺武氏外戚也是與之有關,眼見他是真的受到信任,精神更加振奮:“得見金郎中,才是我之幸,金郎中正是我等努力的榜樣啊!”
且不提三韓苗裔以全新的面貌在大唐相會,另一邊薛氏兄弟和郭元振帶著武承嗣走了過來。
薛訥行了上禮,將泉府的情況簡述後,就去辦理後續,主要情況還是郭元振彙報的。
實際上,有了卞國公泉男生的配合,此行可謂無驚無險,異常順利,但透過郭元振的描繪,卻平添幾分驚心動魄,尤其是武承嗣,都能鎮定自若,指揮得當了。
李彥心想這是無師自通了春秋筆法,評價道:“周國公深入險境,理應讚許……”
聽到這句話,旁邊的武承嗣笑得嘴都要咧開,連連道:“應該的,我早就想立功了,早就想了!”
他說罷,更是得意洋洋地來到囚車前,指指點點,好似這些犯人真是靠他緝捕。
李彥暗暗搖頭,接著道:“不過此次是群策群力之功,不可過於突出個人之用。”
郭元振見到這副德行,也明白自己想當然了,這位《說文教義》卷不離手,水平是京城皆知,豈能描述得過於誇張,趕忙道:“請六郎放心,我會好好寫案錄的。”
李彥點點頭:“寫好後交予薛機宜,呈報於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