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雍王府中傳來砰砰的揮杖聲時,明崇儼也帶著梅花內衛,正式進入洛陽城。

長安那邊並沒有隱瞞,透過各個渠道,百官們都得到了訊息,城內的氣氛果然變得不同了。

太子執政再有力,也不可能上下齊心,毫無反對者。

事實上,眾多關內世族對於來洛陽的行為,本就很不情願,出身弘農楊氏的楊執柔又因重罪入內獄,更加警惕防備;

弓家在洛陽煊赫了數十年,一朝衰落,令其原本締結的關係網也深感不安,生怕打擊面擴大;

還有不認可京兆韋氏為榜一世家的,不認可太子重新啟用出身寒門的北門學士,分房沒分到的;

甚至無論哪個時期,都有想要劍走偏鋒上位的官員,唯恐時局不亂,無法渾水摸魚……

這些原來隱藏在時局下的矛盾,被激發出來,氣氛頓時微妙起來。

眾多的視線望向李賢的府邸,期待著另一個山頭,冉冉升起。

……

紫微宮。

東宮。

太子妃牽著婉兒的小手,走入宮內。

她的肚子已經顯懷, 不過由於從小習武,行動還很利落。

太子見了趕忙迎上:“你走慢些, 多多小心……”

太子妃伸手摸著夫郎的臉, 撫平他緊皺的眉頭:“我沒事的, 倒是你該休息了,別太累, 保重身體才最要緊!”

太子微微點頭,發出由衷的感嘆:“治國真的需要一個好身體。”

親政之後,他才知道每天要處理多少事情, 更體會到武后的恐怖工作量。

如今的他,得孫思邈悉心調養,每日都在服用千金散上的藥劑,並且配合少量的運動,再加上大仇得報、妻子有孕、監國執政, 心情舒暢, 身體比起數年前已經好了很多。

即便如此, 還是分下大量的權力給群臣, 每天才能勉強完成政務,相比起來, 武后的工作量,至少是他的三倍……

太子妃見他如此辛苦,心疼的道:“可惜我不會這些,無法幫到你。”

太子道:“這些政務本就不該由後宮分擔,豈能怪你?”

說完後, 才意識到此言對父親有些不敬,太子又轉移話題,看向婉兒:“婉兒的書法練得如何了?”

婉兒回答:“稟殿下,太子妃待我好, 能經常閱讀舊籍奏狀, 裡面不乏當代書法大家手筆, 陛下和殿下的親筆敕書, 都是法度精妙,讓我受益匪淺!”

太子微笑:“婉兒果然用功, 寫給我看看?”

婉兒來到案前,一篇書法寫下,字跡果然脫去許多秀稚,格局闊朗,筆意縱橫。

大家風度談不上,但以她的小小年紀,已經很難得。

太子讚道:“你的祖父上官侍郎,當年為我編撰《瑤山玉彩》時,我就敬他文采,今日見上官小娘子才華,更是懷念感佩啊!”